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972号建议的答复
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972号建议的答复
杨艳梅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振兴县域普通高中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和我省推动县域普通高中的一些举措不谋而合,结合相关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省教育部门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建立省示范、地方为主的县中托管帮扶体系”的建议。
我省一直注重对县中的结对帮扶、加大对县中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1年起,我省建立健全了覆盖所有市州本级、县市区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的长效机制,共安排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资金23.03亿元。另外,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从600元提高到1000元,支持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等。通过实施高中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贫困生免学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23年中央和省级安排资金8.13亿元,全年资助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9.36万人次。2023年,我省启动实施100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建设,连续2年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首。2年计划投资35.7亿元(省财政奖补23亿元),支持100所县中开展标准化建设,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预计增加学位60480个。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长沙、衡阳、郴州等市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完善集团化办学管理办法,推动集团内部“三互四共五同”一体化发展(即管理互通、师资互派、学生互动;党建共抓、资源共享、文化共建、质量共评;同教材、同教辅、同教研、同作业、同考试),加大对成员校的帮扶力度,实现成员校共同发展。三是开展结对帮扶。近年来,省教育厅协调长沙市一中、湖南师范大学附中两所省直优质高中对口帮扶邵阳县一中、汝城县一中以及湘西的4所县中,安排专项经费支持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对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等5所县中开展托管帮扶,依托湖南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和湖南科技大学等有师范专业的省属高校开展县中对口帮扶工作。2023年,组织15所省级优质普通高中与省乡村振兴重点县薄弱县中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并专门安排经费予以保障。此外,推动长沙、株洲、常德等市协调市域内优质高中对县中进行结对帮扶,促进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从2024年起,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由长沙市优质学校对大湘西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实施3年一轮的帮扶,每一轮委托管理大湘西地区10所高中。四是加强教师支教工作。严格执行中小学校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必须有两年农村支教经历等相关规定,组织城区优质高中学校派遣优秀教师到县中支教,结对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二、关于“增加对教师的吸引力和待遇,避免教师流失”的建议。
我省一直坚持把教师作为推动县中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抓源头保障促师资扩充。补齐县中编制,指导各地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编制周转池。近四年来,省委编办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实际,统筹调剂编制2.4万余个,其中部分用于补充县中教师。增加县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依托6所省属高校近3年共招收培养近7000人,已向县中输送公费师范毕业生2000多人。同时,加强公费师范生履约管理,建立稳定的服务期;强化师资管理,明文规定未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不得从中小学校抽调借用教师。二是抓待遇激励促队伍活力。加强荣誉奖励,省委省政府设立了湖南省教育最高奖徐特立奖,市州党委政府也设立了教育最高奖,一批名优县中校长获得了殊荣。实行职称评聘倾斜政策,建立湖南省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实现职称评聘向县中、农村学校岗位、乡村教师倾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引导和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三是抓减负提升教师获得感。2020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教师减负清单,严格落实进校实地督查、检查、考核,以及各类进校活动备案审批制度;2023年,对社会事务进校园加重教师负担等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切实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
三、关于“严格执行招生管理制度,严禁违规跨区域招生,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的建议。
近年来,湖南坚持把规范招生管理作为推动县中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环节”,坚决遏制“掐尖”“买卖生源”等招生乱象,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一是从严规范招生管理。2021年教育部明确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后,我省第一时间推动落实,在全省全面推行属地招生、公办民办同招等招生政策,促进县中生源全面稳定。同时,积极推进中考招生改革,做到指标生到校计划比例不低于55%,浏阳市、桃源县等地将省示范高中指标90%分配到各初级中学,促进了初中学校均衡发展。二是强力整治掐尖乱象。2020年4月,我省率先出台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文件,坚决清退部分优质学校当年跨区域提前招录的学生,迅速遏制“掐尖”招生问题。近年来,通过约谈通报违规招生学校,对涉事地方教育局领导等进行追责处理,全省招生秩序得到根本好转。三是把牢正确办学方向。建立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制度,对挂牌满3年的学校每6年进行综合性督导评估,2022年督导评估已实现普通高中全覆盖。在全省大力推行“十不得、一严禁”负面清单,引导县中从“唯升学率”向立德树人转变。
四、关于“在全省选拔有经验的校长资源,组建“县中优秀校长团”,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和管理”等建议。
近年来,我省积极抓培训培养促能力提升,依托“省培计划”连续三年重点培训高中学校干部教师,设置23个专项培训,分学科、分类别培训高中校长880人次、教师582人次。打造领军人才,启动实施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遴选100名培养对象并建立100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开展为期三年培养,培养对象重点向县中倾斜。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建设,认定省级县中网络名师工作室27个,工作室成员近7000人,促进更多一线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在《“大湘西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帮扶工作第一轮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湘西州、张家界、怀化优秀县中校长纳入培训计划,举办优秀书记(校长)培训班,组织县中优秀校长(约50人)加盟长沙市名书记(校长)工作室。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市县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抓好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大湘西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确保项目学校“办学条件好”“教师队伍好”“学校管理好”“育人质量好”,为推动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感谢您对湖南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教育厅
2024年5月28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张杰
联系电话:0731-822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