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608号提案的答复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608号提案的答复
刘志红委员:
您提出的《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提质升级工程,推动我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收悉,经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设厅,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统筹、改善办学条件”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突出条件保障,塑造县中发展“先发优势”。一是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2021年起,我省建立健全了覆盖所有市州本级、县市区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的长效机制,每年安排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资金约5.5亿元。2023-2024年,为支持补齐县域普通高中短板,扩大优质普通高中资源,省政府将100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省财政拟共安排资金23亿元,2023年已安排1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项目完工验收后拨付到位。二是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从600元提高到1000元,2023年省级安排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资金6.48亿元,支持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等。三是开展结对帮扶。近年来,省教育厅协调长沙市一中、湖南师范大学附中两所省直优质高中对口帮扶邵阳县一中、汝城县一中以及湘西的4所县中,安排专项经费支持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对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等5所县中开展托管帮扶,依托湖南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和湖南科技大学等有师范专业的省属高校开展县中对口帮扶工作。2023年,组织15所省级优质普通高中与省乡村振兴重点县薄弱县中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并专门安排经费予以保障。此外,推动长沙、株洲、常德等市协调市域内优质高中对县中进行结对帮扶,促进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从2024年起,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由长沙市优质学校对大湘西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实施3年一轮的帮扶,每一轮委托管理大湘西地区10所高中。
二、关于“健全机制,优化队伍建设”的建议。
我省一直坚持把教师作为推动县中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抓源头保障促师资扩充。补齐县中编制,指导各地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编制周转池。近四年来,省委编办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实际,统筹调剂编制2.4万余个,其中部分用于补充县中教师。增加县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依托6所省属高校近3年共招收培养近7000人,已向县中输送公费师范毕业生2000多人。同时,加强公费师范生履约管理,建立稳定的服务期;。强化师资管理,明文规定未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不得从中小学校抽调借用教师。二是抓待遇激励促队伍活力。加强荣誉奖励,省委省政府设立了湖南省教育最高奖徐特立奖,市州党委政府也设立了教育最高奖,一批名优县中校长获得了殊荣。实行职称评聘倾斜政策,建立湖南省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实现职称评聘向县中、农村学校岗位、乡村教师倾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引导和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三是抓减负提升教师获得感。2020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教师减负清单,严格落实进校实地督查、检查、考核,以及各类进校活动备案审批制度,明文规定未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不得从中小学校抽调借用教师;2023年,对社会事务进校园加重教师负担等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切实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四是加强教师支教工作。严格执行中小学校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必须有两年农村支教经历等相关规定,组织城区优质高中学校派遣优秀教师到县中支教,结对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三、关于“拓宽思路,促推赋能提质”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积极拓宽思路、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中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科学推进课程改革。聚焦课标明方向,研制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组织高中学校管理干部新课程新高考培训班、研讨班,提高县中课程实施能力,推动新课标落地见效。聚焦教研提质量,从2023起,将每年安排3200万元的经费用于中小学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推动构建行政部门主导、教研专业支撑、学校主体参与的教研工作格局。聚焦质量抓示范,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遴选3个市区、11个县市和31所县中作为省级实验区、实验校,强化经验培育,推广典型做法。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长沙、衡阳、郴州等市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完善集团化办学管理办法,推动集团内部“三互四共五同”一体化发展(即管理互通、师资互派、学生互动;党建共抓、资源共享、文化共建、质量共评;同教材、同教辅、同教研、同作业、同考试),加大对成员校的帮扶力度,实现成员校共同发展。三是支持多样特色办学。2001年以来,积极探索发展特色高中建设,印发建设标准和申报规定,认定了10所省级特色高中。近年来,新审批一批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引导各地走多样化、特色化普通高中办学之路。
四、关于“推进改革,激发办学活力”的建议。
我省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办学活力,维护良好教育生态。
一是从严规范招生管理。2021年教育部明确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后,我省第一时间推动落实,在全省全面推行属地招生、公办民办同招等招生政策,促进县中生源全面稳定。同时,积极推进中考招生改革,做到指标生到校计划比例不低于55%,浏阳市、桃源县等地将省示范高中指标90%分配到各初级中学,促进了初中学校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上加门口的“好学校”。二是典型引领推动县中发展提升。2022年11月,省教育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湖南省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工作任务表、路线图。2023年,我省将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工作纳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大调研,选树典型加强宣传。2023年6月,《中国教育报》长篇报道我省常德市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经验。2023年9月,我省在常德市召开“全省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推进会”,全面总结县中发展成效,反思问题,交流经验,部署工作,掀起了全省狠抓县中教育质量新高潮。三是发挥督导评估的考核评价作用。近年来,我省将县中发展作为市县政府教育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着重从县中两个“只增不减”、公民同招、化解大班额、解决负债等方面对市县两级政府进行评价,推动县中育人方式改革。从2022年开始,构建了学校自评、市级评估、省级抽查复评的高中阶段学校的督导评估模式,持续推动县中教学和管理水平提升。四是把牢正确办学方向。建立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制度,对挂牌满3年的学校每6年进行综合性督导评估,2022年督导评估已实现普通高中全覆盖。在全省大力推行“十不得、一严禁”负面清单,引导县中从“唯升学率”向立德树人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市县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抓好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大湘西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确保项目学校“办学条件好”“教师队伍好”“学校管理好”“育人质量好”,为推动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感谢您对湖南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教育厅
2024年6月19日
联系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张杰 联系电话:0731-82204148
联系地址:长沙市东二环二段238号 邮政编码:4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