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278号提案的答复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278号提案的答复
苏高宇、毛雅茜、邓继勇等两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建议+关于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商省卫生健康委、省共青团、省公安厅,现答复如下:
心理健康教育事关孩子未来、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特别是近期晓明书记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就加强心理健康工作作出批示。省教育厅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与相关省直部门一道,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一是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建立四级心育体系。2021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架构了省、市、县、校四级心育体系。指导各市州出台了实施意见和工作举措,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德育思政、党建评估、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紧密融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市区全面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协调区域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专业指导、政策咨询、学术研究、师资培训等工作。成立心理工作专班。省教育厅等七部门,成立全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专班,定期研判形势、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并在特殊时段实行相对集中办公。在健全家校社协同的心理预警干预机制上,省教育厅指导各地各校,会同卫健部门,每学年定期对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对出现心理红码提示学生逐个进行访谈和识别,通过量表测评、个别访谈普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医、校、家三方会谈,“一生一策”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各地把预防干预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首道关口,积极构建“源头防、过程控、末端治”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同时,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卫健委等13个部门出台《健康湖南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加强医教协同的文件,健全医教协同运转机制,畅通学生心理转诊就医“绿色通道”,成立“12320心理咨询呼叫中心”,免费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14个市州相继确定了心理定点医院、开通心理援助热线,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援助服务。省、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有针对性地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中心、睡眠医学中心、抑郁症诊疗中心、成瘾医学中心,加强对学生抑郁、焦虑、失眠、成瘾行为等心理问题的识别诊断和咨询治疗。
二是提升学校心理健康育人能力。在课程建设上,抓实抓细工作基础,把心理健康课开设列为必修课,纳入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办法,通过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地方课程《生命与健康常识》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各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课堂视频、说课评课等资源建设。在《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2022年版)》专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每两周1课时”;从2023年秋季起,将地方课程《生命与健康常识》修改为《生命与安全》,突出强调心理健康工作和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展12355中高考减压活动,线上录制16堂中高考减压公益课,制作原创视频5个,总点击浏览量193万余次。联合芒果TV开发了《成长不烦恼》系列心理健康课程,通过“湖南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芒果TV快乐看电视等平台免费供全省师生使用,观看次数1300多万人次,参与互动人数50多万人次。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省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规定课时、教学工作量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需要,统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用编用人。中央和省级每年安排“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资金约1.6亿元用于教师培训计划,将心理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及心理教育专业能力培训作为重点支持方向之一。大力实施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特岗计划,2022年全省相关县市区共申报心理健康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计划319人,申报心理健康特岗教师招聘计划198人,均全部予以安排,不作核减,百分之百满足县市区的申报需求。目前,全省中小学校已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12万名,基本上实现了每所中小学校都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力度,2023年5月12日,通过腾讯直播的方式,邀请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面向全省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多万教师受益。5月12日-19日,开展了“教师心育能力提升周”活动,通过“湖南智慧教育平台”对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进行了全员网络培训,参与学习已达20万人次。团省委打造省级12355青少年服务台热线,举办“青马工程”社会组织培训暨“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组织12355工作人员、志愿者186人参与业务培训。开展心理健康特色校遴选工作,打造了199所国家和省级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建设了7690个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此外,我厅每年总结推广全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其中,长沙市家校社协同全方位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案例被教育部推荐给《中国基础教育》杂志。
三是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省教育厅每年组织开展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月”活动。统筹当地教育、医疗等心理专业资源,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宣教活动,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意识,消除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歧视与偏见。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面向学生、家长开展考前心理辅导活动,指导考生合理设置升学目标,缓解过度焦虑情绪;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升学观,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陪伴指导。同时,制作全国首部心理健康系列亲子剧,观看人数超700万人次。省共青团持续开展“青春自护·有你有我”青少年自护教育以及开展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十个一”行动,2023年,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湖南省2023年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的通知》《2023年湖南共青团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十个一”行动工作方案》,以12355品牌为统揽,广泛开展中高考减压活动、防溺水专项行动、青春自护、健康守护行动等,持续关爱青少年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常态化围绕“六大领域”“十类专项”部署开展自护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加强督导督查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县级教育工作“两项评价”,单独列为二级指标;纳入高中阶段学校综合督导评估,重点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课时达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学生心理健康建档、心理健康辅导规范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与应急预案健全等工作落实;纳入义务教育四、八年级学生质量监测范围和教育督导日常工作范围,及时受理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等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投诉线索并进行核查处置。组织责任督学结合随访督导和专项督导,对辖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重点督导,要求责任督学带着线索督、跟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督促各地建设好心理咨询室,配备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广泛开展生命教育,开展心理健康高危学生排查,征集一批心理危机干预典型案例供各地借鉴。指导各校开展心理筛查、主动通过心理团辅、个辅等方式,提高学生心育能力。增加心理健康类的教育、社科立项,试点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实验室。
二是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建好用好家长学校,组织中小学教师多种形式开展家访,指导家长开展好家庭教育,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督促各级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全员育人水平。指导区县按需做好心理健康专业定向师范生申报工作,增加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培养数量。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心理健康工作特点的评价体系。
四是强化部门联动。联合相关部门,落实好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加强教育引导宣传,开展“净网、净校、净心”等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增强应对挑战能力,增强自信心,提升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加强转介通道建设和医疗资源供给等问题。
感谢你们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教育厅
2024年6月20日
联系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罗焱标 联系电话:0731-84722964
联系地址:长沙市东二环二段238号 邮政编码:4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