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850号建议的答复
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850号建议的答复
全灵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省委编办、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等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出台毕业生就业政策和项目支持的建议
近年来,省政府出台《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两次与教育部联合印发部省协同推进省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发的文件,明确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省人社厅印发了进一步规范我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工作、湖南省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10条实施意见、在职称评审中破“四唯”强化实干实力实绩评价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切实优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求、职称申报评审标准,确保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称申报评审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衡阳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先后支持立项省“双高计划”“双优计划”建设单位9个,建设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和中职优质专业(群)20个,认定一批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优秀教材、教学团队等重点建设项目。
下一步,省人社厅将督促指导各市州进一步完善和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相关政策制度,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制定各系列(专业)年度职称评审方案和量化评分细则,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持续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称申报评审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省教育厅将支持指导衡阳市统筹做好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在申报指标、项目遴选和资金拨付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将在政策解读、业务咨询和技术指导上加大支持。
二、关于支持衡阳市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建议
2022年,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统筹部署,省教育厅会同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统筹中央和省本级资源持续加大投入,先后启动楚怡公办中职学校扩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等建设项目。在项目指标安排和奖补资金分配时,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结合区域实际对衡阳市给予了重点倾斜和支持。其中,2023年共统筹中央和省本级财政安排衡阳市职业教育发展各类奖补资金27817.1万元。
但是,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是落实所属公办职业院校经费投入的责任主体,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资金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承担,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结合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办学绩效等因素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奖补支持。因此,省级层面暂不具备单列省域副中心城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条件。下一步,为进一步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建议衡阳市主动承担教育部和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任务,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本级财政的奖补资金,我厅将会同有关省直部门对衡阳市给予倾斜支持。
三、关于创新教师资源配置机制的建议
2009年,省委编办会同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全国较早的出台了中职学校和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等文件,明确了高职高专和中职学校人员编制标准。根据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市州管理的职业院校所使用的事业编制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衡阳市委编办已按标准核定了各类高职院校教职工编制,对个别学校给予了适当倾斜。近年来,省教育厅在职业院校教师国培和省培计划安排时对衡阳市给予了倾斜,支持衡阳市培育认定省级楚怡思政团队、创新团队、楚怡教学名师、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楚怡工坊等高水平师资建设项目30余个,有力提升了衡阳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
下一步,省委编办将按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规定权限和程序,指导衡阳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资源对职业教育的保障力度,切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省教育厅将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建议衡阳市进一步做好需求预测,力争在教师培训计划安排时得到更多支持;深入推进高水平师资建设项目创建工作,省教育厅将加大创建工作技术指导和支持力度。
四、关于支持衡阳市创建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省发改委经商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并报省政府同意,已推荐衡阳市申报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目前国家正在审核中。省教育厅支持衡阳市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建了衡阳市高端机电装备产教联合体,参与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共31家,并入选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单位;支持湖南华象口腔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南华大学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牵头组建了口腔健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共70家,积极搭建产教合作战略平台。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纳入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省教育厅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文件精神,支持衡阳市高端机电装备产教联合体、口腔健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通过积极统筹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多方资源,共建省级高水平应用技术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应用创新项目,为衡阳市区域产业发展解决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关键零部件工艺设计与加工技术方面问题。
五、关于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议
“十三五”以来,省教育厅统筹指导全省职业院校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引导每所高职对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建设3-5个、每所中职重点建设2-3个特色专业群,构建“院校集群+功能板块”“专业集群+产业链”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根据衡阳市作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去建设需要,重点支持衡阳市职业院校立项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铁道工程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省级高水平(优质)专业群20余个,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水平。
今年以来,省教育厅就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和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全省职业院校专业布局调整优化实施方案。下一步,我们将指导职业院校制定专业发展长期规划,在专业布局结构、人才培养规模上超前规划、科学调整,对接国家战略和湖南产业需求,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停办撤销一批同质低效的专业。建议衡阳市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区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机制,有效指导本地职业院校对接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需要,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匹配度和适应性。
六、关于支持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的建议
为健全完善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从2020年起,我省持续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支持高职院校联合优质中职学校采取“3+2”的模式联合培养技能人才。2023年,衡阳市有3所高职院校、7所中职学校参与了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计划为920人。2024年,衡阳市参与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中职学校增加至13所,招生计划增加到1460人。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督促衡阳市教育局切实加强中高职贯通培养的统筹管理,确保人才培养任务落实落地。将进一步指导参与贯通培养的中高职院校,建立健全贯通培养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组织、实习实训管理和教学质量监管,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教育厅
2024年8月29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彭文科
联系电话:0731-84714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