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664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4-06-19 10:53 【字体: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664号提案的答复

雷珺麟等9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双减”政策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省财政厅,现答复如下: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后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省教育厅积极作为,在全国较早发布了管理办法,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探索,有力提高了课后服务尤其是农村课后服务质量,向教育部选送校内减负提质增效典型工作案例12个,为全国农村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学校课后服务政策体系

1.加强制度管理。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湖南省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湘教发〔2024〕12号),从总体要求、服务机制、组织保障等三方面12个项目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制定了详细规则,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市场监督管理等各部门职责。

2.完善供给规划。支持各地各中小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拓展和丰富课后服务项目,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各中小学校均提供了菜单式课后服务内容,包括学业辅导、校园阅读、艺术拓展、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等,每周素质拓展服务时间占比达到50%以上,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肯定和家长点赞。数据显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7%。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不断涌现,推动课后服务进一步提质升级。如长沙市研发了学校、家庭、社会课后服务系统,开发7大类71小类的拓展课程,为学生提供菜单式、多样化服务。石门县一完小开设“课后服务七彩课堂”和书法兴趣班,被教育部评为“书画特色示范校”。

3.拓宽经费渠道。各地在合理合规前提下,建立了多元主体对课后服务成本的分担机制,采取财政补贴、服务型收费或代收费等多种方式保障课后服务经费。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在完善课后服务收费政策、落实课后服务经费来源、核定绩效工资水平等方面强化支持、提供保障,有效促进课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细化保障措施,释放农村学校课后服务活力

1.坚持动态调整。各农村中小学校建立了学生课后服务的需求评价机制。每年开展课后服务需求摸底调查,根据摸底情况适时调整课后服务项目和规模,尽力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极大增强了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坚持公益属性。湖南省课后服务收费坚持成本补偿和非盈利性原则,由市州发改、财政、教育部门报市州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针对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各市州结合财力加大对乡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力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课后服务相关费用。以少数民族地区湘西自治州为例,2023年度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24057人次减免课后服务费用1657.56万元,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3.坚持因地制宜。对于学校自身资源欠缺,师资力量不足的,允许学校在建立完善第三方机构进校园遴选、审核、管理机制的条件下,聘请退休教师、退役运动员、非遗传承人、志愿者以及艺术团、歌舞剧院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士提供课后服务。全省各中小学校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接纳和有效利用社会服务资源,既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又深化拓展了课后服务内涵。

三、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农村学校课后服务新路径

各位委员提出的探索“普惠性”课后服务模式,“家长主导、学校配合”课后服务供给模式,“学校主导、自愿参与”实施模式,“学校主导,结对帮扶”共建模式等四个模式一语中的,是未来实施课后服务的前进方向,也是我省课后服务一直坚守的根本原则。例如收费方面,湖南省坚持相关部门协商定价、据实收费、主动公开、动态调整,确保公益属性不突破。在阵地方面,坚持以学校场地和设施为主,减少安全隐患。在组织方面,学校事先须充分征求家长和学生意见,由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在结对帮扶方面,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赋能优势,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建成22个农村网络联校实验县、540所区域网络联校、7000余个教学点新型资源课堂,实现基础共建、系统共治、资源共享、教师共研、智慧共融;推广了“智趣新课后”品牌资源,上线点播量超5000万,52万学生进行学习,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互联网资源全覆盖。

未来,省教育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建设优质均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有效缓解农村家长焦虑情绪,不断构建农村教育良好生态,让所有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教育厅

2024年6月9日

联系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鲁荷阳

联系电话:0731-84715075

联系地址:长沙市东二环二段238号 邮政编码:410001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664号提案的答复

33508366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