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321号提案的答复
![]()
|
湘教复字〔2021〕225号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第0321号提案的答复
李桂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师范院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的建议》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现就有关内容回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第一”的高度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事业,早在2010年全国妇联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20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全国妇联、教育部印发《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我省于2021年2月1日颁布了《湖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并在省教育学会下设有家庭教育研究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及国家、我省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颁布,为我省师范院校开办家庭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根本遵循。
一、我省家庭教育的相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从师范院校着手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家庭教育进高校调查研究。2020年9月16日—18日,赴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等地,通过现场参观、翻阅资料和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该省、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管理及运行情况,专门撰写了《关于创建我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请示》,为加大家庭教育研究开发,加快培育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和未来合格的家长,促进家庭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建立省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师范类高等院校开设家庭教育大学课程等建议。
(二)支持省内师范院校办好家庭教育。到目前为止,我省高师院校在家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平台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探索。譬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所”。在课程建设方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师范类专业设置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学”“家庭与社区教育”“学前儿童父母效能训练”等教师教育课程,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家庭教育心理学”等公共选修课程。
(三)联手创建“湖南网上家长学校”。2019年,省妇联和湖南教育出版社整合了国内最优秀的家庭教育资源,如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知名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和朱永新、孙云晓、李玫瑾等100余名全国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专家,聚众多专家之智合力打造了“湖南省网上家长学校”。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指南,研发了超2000课时的家庭教育课程和配套图书,形成了一套包括青少年心理测评、0-18岁分阶段家庭教育音视频课程、专家答疑等板块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吸引了广大家长学习。如家长课《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3年级孩子》观看量近500万次,蓝玫老师“防疫专题”公益直播课观看量突破1000万次。 并先后在长沙市雨花区、怀化市、江华县等中小学开展“湖南省家长学校”进校园试点工作。目前,平台共覆盖全省1200多所学校,服务85万名家长,课程观看3.8亿余人次,家长满意度超过97%。
二、加强家庭教育的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精神,积极思考,主动作为,鼓励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先行先试,助推家庭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进一步落地见效。
(一)课程增量提质。一方面鼓励高校为师范生增开亲子教育、婚姻与家庭关系等课程,并在已有的课程中进一步增加家庭教育的内容,增开亲子教育、婚姻与家庭关系等课程,并在已有的课程中进一步增加家庭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是提升面向全校非师范生开设的家庭教育公选课的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增设家庭教育课程的需要,采取“引进+在职培训”的方式,打造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师范院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教学的能力水平。
(三)打造学术研究共同体。鼓励基础条件好的师范院校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优势,组建以教授、博士为主,一线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为辅的家庭教育研究团队,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申报、论文撰写、著作出版等活动,为师范院校家庭教育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四)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实践。以教育实习基地为依托,师范类院校可组织实习学生结合当地学校实际,面向学生家长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整体提升师范专业学生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
感谢您对我省家庭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教育厅
2021年6月15日
联系人:省教育厅教师处缪高勇
联系电话:0731-82207541
联系地址:长沙市东二环二段238号
邮政编码:410001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2),省政协提案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