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常德市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1-11-02 10:52 【字体: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1〕第58期

(总第344期)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编
2021年10月28日


常德市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


常德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已全面压减至规定范围之内,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486家减少至221家,参加培训学生由65400余名减少到32300余名,全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得到明显减轻。

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市教育局牵头,公安、检察院、市场监管、应急、民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914日、1015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两次召开会议,对双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强调要紧盯中央明确的“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目标,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让学生家长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二是建立工作体系。制定出台《常德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市教育局、公安局、网信办名义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维稳工作的通知》,市县两级全部制定双减工作计划和治理维稳应急处置预案,构建起党委政府领导、行政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双减工作体系。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双减工作纳入区县(市)党委政府教育工作履职评价体系,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培训机构年审登记的重要指标。把双减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设立专门举报平台,开展双减专项督导,定期下发督导情况通报。截至目前,已下发督查通报3期,通报问题25个,并已全部督促整改到位。

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教育质量。一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以入选全省教育评价改革整体推进试点市州为契机,全面深化评价改革。建立常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制定《常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将体育、艺术、劳动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评价,其中体育成绩不低于60分计入中考总分,全面建立五育并举学生评价体系。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超员摇号政策,严格禁止公办学校择校、民办学校择优等行为。二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名校+农校+弱校+点校工程,构建教育联盟体60多个,组建结对帮扶学校300多对,开展义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2000多人,有力促进全市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教学教研作用,大力打造高效课堂,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受到高效优质的教育。三是从严推进“五项管理”。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并开展专项督查。全市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作业不超过90分钟的规定,确保中小学生有充足睡眠时间。四是全面推进校内课后服务。2020年起,将校内课后服务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市107所城镇以上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开展以文体、实践、研学活动为主的校内课后服务,惠及学生12万多人。自今年91日起,在市县两级义务教育中小学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全覆盖。

注重规范治理,减轻学生校外负担。一是严格审批准入。全市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之前已获批的机构,督促指导进行转型。对现有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重新组织进行审核登记,坚持挂图作战、倒排任务,确保今年底前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二是规范办学行为。对全市221家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名称、师资、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收费标准等进行备案审核,目前已完成从学科类转非学科类机构审核登记120家。建立全市民办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教育与银保监部门、银行合作,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信息化平台,确保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规范,防止卷钱跑路等情况发生。三是开展专项整治。大力开展整治规范月专项行动,全市所有培训机构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的模板进行信息公示。全市共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063家,查处违规机构76家、违规收费机构48家、培训时间违规机构7家、培训内容违规机构3家、违规聘用教师6名、违规招生宣传机构22家、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构80家,完成整改156家,关停取缔67家。对4家规模较大,预收费金额较多、举办者有意违约的培训机构,教育与公安等部门进行联合约谈和管控,彻底打消其违约念头。


龙山县持续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


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原则,出重拳、铁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违法办学行为,全县共关停校外培训机构155家,责令整改8家,取得阶段性成效。

高位推进,部门联动强保障。一是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生实事来抓,县委书记多次作出批示3次听取专题汇报,亲自接访、答复校外培训机构信访人员。二是联动保障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县长及其他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教体、公安、住建、市监、消防、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为整治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合力推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部署整治工作,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改变了教体部门单线作战的困局,以强大合力推进工作。

深入调查,全面摸排清底数。一是摸排培训机构底数。组织人员数次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基本情况进行摸排,澄清底子,掌握了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一手资料。全县经教体部门颁发办学许可证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共21所,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有28所,无照无证的培训机构有131所。绝大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无证无照办学、乱收费、培训内容超纲、消防及卫生等问题。二是摸排参加校外培训学生底数。以中小学校为单位,对全县56所中小学校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排出全县参加校外培训的学生8400余人,精准掌握了全县校外培训市场底数,为开展集中治理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全面摸排在职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情况。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全面摸排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情况,严禁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容忍。

重拳出击,综合施策严整治。一是快速开展行动铁腕整治查封发放《清理整治告知书》,教体、公安、住建、市监、消防等部门对全县180家培训机构进行了联合检查执法,对证照不全、消防安全不合格、办学条件不达标等情况的155家培训机构进行查封关停,并下达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二是坚持疏堵结合分类分步治理研究制定《龙山县校外培训机构申请设立流程》《龙山县校外培训机构申请设立资料》,从教体、消防、住建、市监等部门各抽调1人组成联合工作组,就培训机构负责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对当前相关政策、培训机构设立流程、办理证照的要求及所需提交的资料进行宣传解读,并要求各培训机构按规定和步骤进行整改。目前,已经有20余所校培训机构正在积极申报。三是强化工作督查,抓好整改落实先后多次对180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回访督查,对21家办理了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督查,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进行审核和备案。同时,教体、市监、消防、住建4个部门组成2个巡查组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日常巡查,对违规开课的培训机构,进行教育劝阻,作好笔录,责令停课。并及时处理省长信箱和网上信访交办的2起关于降低校外培训机构类办学标准的信访件,赢得相关从业者的理解。

多措并举,建章立制求长效。一是坚持守好监管线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对持有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加大审核、审查力度,经核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办学;对经过整改仍达不到办学条件的,不予批准办证,待达到条件后再按相关程序办理; 对无办学许可证,且达不到办学条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坚决予以取缔。组织召开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会议,与教师签订《承诺书》,严禁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同时,对各培训机构的师资提出明确要求,对不具备资格的教师禁止从事相关培训。二是坚持严把入口关贯彻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完善校外培训市场准入制度,落实校外培训机构前置审批要求,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对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申报的4所学科类培训机构,及时叫停,建议转型,严把校外培训市场的入口关。三是坚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统筹协调,指导学校做好双减有关工作,坚决打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攻坚战。出台了《龙山县课后延时服务管理制度》,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课后延时服务,目前全县课后延时服务学生近3万人,有效缓解家长四点半的难题,减少了家长对校外培训的被动需求。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常德市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

2096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