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强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成长成才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1〕第56期
(总第342期)
湖南强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成长成才
9月2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周年之际,湖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衡阳市衡南县召开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积极推广“衡南经验”,用心用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见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乌兰,副省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谢卫江出席。省直相关单位,各市州、县(市、区)委副书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州教育局长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这是2020年6月湖南省首次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来,全省统筹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重大工作部署。
近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使命担当、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狠抓督促落实,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力推进。
一是强化省级统筹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体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省委书记许达哲、省长毛伟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乌兰靠前指挥,深入调研,专题研究,督促落实。省人大、省政协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重点建议、提案加强督办。2020年以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座谈会、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会、3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等会议,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系列部署,推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督促推动出台《湖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2020-2022年)》,搭建了全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制度框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市州、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履职评价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创建和社会志愿服务、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地相继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和工作举措,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机制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着力完善和强化了四个机制。完善心理健康筛查机制,将每年5月明确为“心理健康月”,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筛查,逐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课程资源保障机制,督促各地按规定落实每两周1课时的要求,通过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地方课程《生命与健康》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各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课堂视频、说课评课等资源建设。完善医教协同机制,省教育厅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医教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意见》,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研究和风险研判,强化了监测预警和综合干预能力。省卫健委成立了“12320 心理咨询呼叫中心”,省精神卫生中心与70余所学校合作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医结合共建基地”。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好用好家长学校,做到学校每学期与每个家庭直接沟通1次以上,家长每学期至少接受1次家庭教育指导。利用好家长微信群、家校通、网络家长学校等平台和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途径,经常性地向家长宣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更加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着力改善亲子关系。
三是强化保障支撑筑牢心理健康教育厚实基础。督促各地各校按要求积极落实经费投入,切实保障教师待遇,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校内场所建设。年生均10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全省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达1.2万名,其中专职教师约2000人。制定和实施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计划,将空余编制和新招录人员优先用于心理教师。同时,充分盘活现有资源,解决“专业不专职”的突出问题,确保到2022年底按照1:1000的标准,为所有城区中小学和乡镇中心校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建立健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轮训制度,在“省培”“国培”计划中增加心理健康教师培训项目,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对所有专兼职教师培训的全覆盖。全省14个市州均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为学生人群提供咨询和援助等服务。省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针对性地设立了儿童青少年心理中心、睡眠医学中心、抑郁症诊疗中心和成瘾医学中心,全省建有心理健康活动专门场所的学校近5700所,其中配备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的学校超1300所。各地在心理咨询、育人实践、教研教改、家校共育等方面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15所中小学获评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135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