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专辑(之七)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0〕第112期
(总第202期)
湖南省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专辑(之七)
湘潭大学聚焦立德树人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近年来,湘潭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围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命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抓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
一、强化学校顶层设计思路,确立红色育人导向。近年来,该校进一步强化和改善学校党委对学校的领导,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重要批示精神。学校重新修订了《湘潭大学章程(2019年修正)》,进一步做好了学校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等,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审定了《湘潭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五年行动计划》,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更有特色;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校史文化、创新文化教育,强化红色育人导向。
二、发挥红色文化学科优势,拓展课程育人渠道。该校借助学校一批重点红色资源研究基地,如湘潭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首个国家级红色旅游重点研究基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首批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有关方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化和思政课程化,传承红色基因,如承办了湖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院长论坛、第16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中国首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峰论坛”、全省高校新入职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班等,在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红色教学实践改革试点方案。2019年,该校6名思政课教师获得全省高校“名师示范课堂”表彰。校党委书记黄云清从“湘大故事”“品读大学”“成长寄语”三个方面,声情并茂为2019级全体新生讲述《我们的湘大》。
三、搭建红色主题活动载体,创新思政育人方式。该校积极把红色资源推广到学校实践育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心理教育、资助育人活动中。近年来,学校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工作“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等重要讲话;开展了湘潭大学爱国主义与湖湘文化研学活动、徒步韶山行红色之旅、百人大合唱、军训汇演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举办了国学知识竞赛、党史新中国史知识竞赛、国防知识竞赛等红色文化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活动;举行了诚信校园行、“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
四、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落实服务育人责任。近年来,学校对部分教学楼、宿舍楼、运动场、学生食堂进行了提质改造,新增琴湖学生公寓八栋、九栋自习室,完善了学校西边600亩新建校区整体规划;学校积极组织学工系统干部深入学生课堂,加强学生课堂考勤和管理;学校图书馆采购了ScienceDirect数据库数字资源;保卫处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在大一新生中全面开展了安全教育。
近年来,该校涌现出了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杨怀保,救火英雄夏形义烈士,服务老人2万名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百佳志愿者”邓榕;带着“木偶”爸爸上大学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陈君君;因乐观与孝顺感动无数网友的尿毒症患者“最坚强大学生”胡志鹏;坚持公益11年,为他人筹集物资、善款超过40万元的“全国百佳志愿者”王达佳;“退休19年,坚持在青年学生中播种信仰”的“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的曾子其;“中华儿女年度人物”李恒白等一大批道德典型,被《光明日报》等媒体誉为“湘大群模现象”。 2019年,该校沧南教授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媒体纷纷对沧南的先进事迹进行专题报道推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