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专辑(之三)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0〕第44期
(总第134期)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专辑(之三)
株洲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做好教育顶层设计 解决教育紧要问题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株洲市委成立副书记为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市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
一、健全机制,把党管教育贯穿始终
1.组建机构。2019年3月20日,市委发文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秘书组,5位市领导分别担任正、副组长,15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根据“三定”方案,秘书组下设秘书科,配备专职干部。通过实地调研、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调度,推动县市区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至年底,全市包括云龙示范区在内,10个县市区全部完成领导小组及秘书组组建,全部召开了教育大会。
2.明确职责。5月9日,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审定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秘书组工作规则》,对领导小组及秘书组工作机制、会议制度、落实与反馈、公文审批等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在制定规程规范后,专门印发了领导小组2019年工作要点,对教育重要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部门责任分工。
3.专题议教。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专题会议3次,组长办公会10余次。专题研究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抓好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落实高考改革方案、推进产教融合、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推广校内课后服务化解“三点半难题”、新冠肺炎防控等事关全市教育长远发展的问题,拿出了具体方案,制定了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进行调度落实。
二、攻坚克难,解决教育重大问题
1.加强顶层设计。3月25日,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全体市委常委与会,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别讲话,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4个专项方案。“1+4”文件体现了将最优的政策放在教育、最多的资金投在学校、最好的待遇给予老师。优化教育布局,推动完成《株洲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教育专项规划(2018-2035年)》。统筹谋划职业教育发展,指导出台《推进产教融合三年行动计划》。
2.推动扩容学位园位。面对“城镇挤”“乡村弱”的教育现实问题,领导小组通过出台政策、铺排项目、资金补助等形式,推动补齐教育事业发展短板。建立学位扩容长效机制,督促颁布《株洲市实施〈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办法》和《株洲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出台《2019-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2019年全市新增公办园位2085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由2018年的14.9%提升到32.17%,提升幅度排名全省第一。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39所,新增学位17126个,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班级621个,大班额比例由2018年的7.13%降至1.05%。
3.统筹师资队伍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从实施教师培育、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落实教师工作待遇等七方面举措,突出严管厚爱并重,师德师能并举。组织编制、教育、人社和财政等部门,对10个县市区开展教师编制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规范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保障教师待遇,以督办件、集中约谈等方式,督促县市区落实教师政策性待遇。累计为56名特级教师、29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发放政府专项津贴83.6万元。
4.学习推广泸溪经验。领导小组把办好乡村教育提上议事日程。2019年12月上旬,市委书记专门带队到泸溪考察学习;在此之前,市教育局局长率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到泸溪学习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经验。领导小组听取了教育部门考察泸溪乡村教育的汇报,研究审议《关于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水平的意见》。
三、跟踪问效,督促落实抓好整改
1.开展年度述职。2019年上半年,为推动各县市区认真履行教育职责,领导小组率先在全省实行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年度述职制度,在听取各县市区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汇报后,进行现场测评,测评结果当场通报。
2.推动督导长牙齿。对加强教育督导进行3次专题研究,在2019年6月底至7月初,组织两个专项督督导组深入到10各县市区,就各地在保障教师待遇、化解大班额、校园安全等工作进行专项督导。专项督导结束后,专门下发督导结果,列出各地问题清单,全市通报。
3.强化问题整改。对督导出来的问题清单,督促各地研究整改举措,对照清单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在2019年10月18日第二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各县市区委副书记、副县市区长就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汇报,并要求适时开展整改“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