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浏阳高质量推进“两类学校”建设 助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2-12-20 13:28 【字体: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办公室编           2022年12月14日


浏阳高质量推进两类学校建设

助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浏阳市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县域实际,高质量推进乡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吸引1200余名学生回流乡村学校。

推进三个一批,优化点位布局。科学测算农村学龄人口分布及变化情况,尊重群众意愿,满足刚性需求,一校一策,统筹兼顾,优化乡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点位布局。一是新建搬迁一批。在偏远乡镇人口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利地带择址新建学校,其建设标准不低于城区同类学校,吸引学生回流,有效遏制乡村学校空壳化、主城区挤不下问题。官渡芙蓉学校、张坊上洪完小、文家市楼前完小等学校完成整体搬迁,其中官渡芙蓉学校获得第二批芙蓉学校项目建设的省级评估奖励。二是提质改造一批。近两年投入1.5亿元,提质改造双狮坪中学、溪江中学、人溪小学等34所学校,切实保障四位(学位、床位、餐位、厕位)足额配备,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三是保留转换一批。杜绝一刀切,对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教学点,保留86所,暂时停办25所,方便3885名学生就近入学,避免因学校布局调整导致学生辍学。将12所闲置村小改建为公办幼儿园。

统筹三个整体,盘活教育资源。落实强省会战略,围绕浏阳一市两城规划,科学、超前谋划学校布局,一张蓝图绘到底,分步骤、按计划实施一是整体规划。制定两类学校建设规划(2021—2025),将所有乡镇初级中学和小规模学校全部纳入省级两类学校建设范畴,预计总投资4亿元;近两年分别完成26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和8所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持续有效化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二是整体推进。将教育规划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规划和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学校建设与城镇房地产开发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浏阳市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浏阳市金阳新城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一园带四镇,扩大中心城镇教育辐射力。三是整体提档。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流入人口增长,科学铺排教育项目。将原永安中学与坪头山中学合并,择址新建高新区实验学校,将原永安中学办成民办高中,坪头小学整体搬迁至原坪头山中学,坪头小学则置换为公办幼儿园;将礼耕小学和武夷小学并入麓山金阳小学;将汤家垅小学并入矮桥小学,择址新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整体提档。

强化三大举措,促推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深化双轮驱动,增强教育发展内驱力、拉动力和对乡村建设的融合力、贡献度。一是建强教师队伍。每年定向培养乡村公费师范生200人;新招聘教师90%以上分配至农村学校,为乡村教师队伍注入新动能。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健全乡镇工作补贴、偏远山区津贴等激励机制;建成拎包入住教师公租房2000套,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生活环境;构建研训一体、理实一体师训模式,师训项目向农村教师倾斜。二是实现资源共享。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深化网络联校工程,打造上联名校、下联村小的城乡数字教育共同体;29所城区主校、327所农村分校构建为网络校联体,每年6000多名偏远乡村学子同步享有城区优质课堂4000节以上。今年智慧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振兴获评教育部优秀案例。三是深化教育帮扶。推广实施名校+新校”“名校+农校”“名校+弱校等结对共建模式,先后引进长郡、雅礼等长沙名校来浏办学;实施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精准帮扶机制,全市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35个(小学22个、初中10个、高中3个),实行全方位捆绑式动态考评,促推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提升。通过志愿支教、辖区走教、银龄计划等行动,每年为乡村学校送课1万余节,弥补乡村学校专业师资不足。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浏阳高质量推进“两类学校”建设 助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916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