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学院坚持“三高”要求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湖南工学院坚持“三高”要求开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湖南工学院在已有5门思政课的基础上做“加法”,坚持“三高”要求,率先在全省同类院校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运用新思想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高起点谋划,抓牢教学任务。一是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强机制。学校党委把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确定2022年学校党政工作的一号工程。把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纳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要求该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学分,总学时数不低于32学时,学分、学时单独设立且纳入教学大纲,不得挤占其他思政课的学分、学时。建立了主要领导抓课程建设的机制,切实确保该课程在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开设和教学实效的全面提升。二是瞄准重点教学对象开课程。学校考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相比现有的五门思政课来讲要求更高,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已知与新知、熟知与真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各方面关系等因素,选取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容易接受课程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大三年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三是精准选取教学内容设专题。在授课内容上,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准确把握课程定位、角度和具体内容,在基本框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科学设置了16个专题。
坚持高标准推进,抓实教学阵地。一是强调教师立场稳。要求讲授该课的教师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在进行的第一次集体备课中,学校党委书记对全体授课教师提出,必须把好课堂教学的政治关,全面把握该课程的精神原点、逻辑起点、思想亮点、价值支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原汁原味、有滋有味地传授给学生。二是强调教学观点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强调教学方法新。作新增的一门重要的思政必修课,在教学方法上初步探索形成了“九以”内涵式教学模式:即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大三学生为中心,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以党的文献为依据,以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支撑,以专题教学为手段,以启发式、问题式教学为方法,以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为平台,以实践教学为补充。通过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提高学生的政治本领,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本领。
坚持高质量要求,抓好教学保障。一是建强教师团队。在课程师资配置上,组建了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思政课教授为主体的强大授课团队,通过集体备课、集体研讨、集体培训,动态完善授课内容,不断优化授课模式,合力提升育人效果。二是抓好课程建设。在教材上选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作为教师的教辅资料;在教学内容上设置了“习语重温”模块,引导青年学生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教学形式上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小组研讨、实践教学等,引导青年学生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构建了价值观、能力与知识并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坚持指标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统一,期末无纸化闭卷考试与课堂内研究性学习效果考核相结合,合理设置了赋分权重,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