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综合施策扎实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工作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今年以来,永州市以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重点,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做到了措施有力,落实到位,有效防范了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压实责任,周密部署。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永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生防溺水工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学生防溺水工作,召开了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重点研究部署学生防溺水工作。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分管教育的领导任组长,教育、应急管理、公安、河长办、水利、乡镇或街道等部门为成员的学生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防溺水工作。三是统筹安排部署。各县区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学生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学生防溺水工作考评细则》,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的紧急通知》,层层压实学生防溺水工作职责,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加强学校的宣传教育。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开展防溺水“六个一”“六个不”宣传教育活动,共制作防溺水宣传栏3800余块,组织防溺水演练活动580余场,确保防溺水宣传教育覆盖每个学生、每位教师。二是加强家长警示教育。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微信、短信、家校沟通工具等在双休日、节假日及其他特殊时段发送防溺水安全警示信息,提醒家长和监护人履行好对孩子的安全监护主体责任,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要重点关注。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教师利用周末入户家访留守学生,向学生和家长宣讲防溺水知识。三是加强重点时段宣传教育。各地宣传部门统筹安排,制作防溺水公益广告和宣传片,于高温季节等重点时段在电视、广播、网络、公交车、户外广告牌、户外电子显示屏集中投放,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常识及自救知识。各乡镇或街道组织人员在高温季节的节假日、暑期等重点时段到城区和农村的主要街道、路口和农贸市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张贴、悬挂防溺水宣传标语和横幅,发放防溺水宣传资料。利用放电影、召开村民会议和“村村响”“敲锣、吹哨”等方式方法广泛宣传防溺水工作。组织宣传车在人群密集场所巡回宣传防溺水知识。在社区或村里醒目位置的墙体上书写永久性防溺水宣传标语。
分级负责,联防联控。一是开展水域隐患排查和整治。各县区党委政府统筹部署,乡镇或街道、公安、安监、水利等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对池塘、水库、江河湖泊、积水坑地等危险水域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逐项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治责任,限期整治到位。对危险水域尤其是情况不明的河道、山塘、水库、沟渠、洞坑、废弃矿井等设立警示标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求救电话等,让学生自觉远离危险水域。在重点水域、河段、干渠、各类水库易下水位置等地除设置固定警示标识外,摆放一些绳索、竹竿等简易救生物品。二是加强重点水域安全巡查管控。各乡镇或街道统筹部署,制定学生防溺水工作方案,将重点水域巡查管控工作落实到人到岗,形成乡镇或街道领导分片包干负责督办,社区或村干部轮流值班负责巡逻巡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整合社区或村里的干部、辅警、网格员等力量,采取轮流值班、包干负责等方式对本辖区的所有危险水域进行全覆盖、全时段(主要是中午和下午)的巡查劝导工作。各地组建了青年志愿者、干部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媒体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队伍定时或不定时巡查学校周边、学生上放学路段的危险水域。三是监管教育责任到人。社区或村对辖区内的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进行摸排,将所有学生全部分配给社区或村干部,每个社区或村干部包干负责10-20人,在重点时段经常上门反复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督促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到危险水域嬉戏、玩耍。
严格督查,压实责任。一是加强督查督办。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组织6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市13个县区(管理区)及局直属学校的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要求各县区党委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教育、河长办、应急等部门对乡镇或街道、社区或村落实联防联控情况进行督查督办。乡镇或街道定期对辖区内社区或村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巡查管控进行督查督办。二是狠抓落细落实。通过看现场、查资料、访问师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重点检查学校防溺水工作“六个一”的开展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交办,限期整改,下发督办函15件,下发整改书57份。三是强化考核推动。将学生防溺水工作纳入对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和绩效考核内容。考评结果与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经济挂钩,与乡镇、相关单位主要领导提拔任用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