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安化县以公共学前教育资源为主体保障幼有所育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9-09-17 11:32 【字体: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办公室编            2019年9月5日



近年来,安化县立足城乡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主动作为,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城乡统筹、普适均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幼有所育,赢得百姓口碑。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公办园154所(含72个幼教点),民办园44所(普惠性民办园33所);在园幼儿25785人,其中公办园(幼教点)17745人,占比68.8%。

强化顶层设计。一是构建政府主导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科学统筹,全盘谋划,把学前教育列入全县“十二五”“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初步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为辅的多元化办园格局。建立部门定期会商机制,明确县直相关单位以及各乡镇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工作职责,先后出台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等。二是构建分工负责机制。建立了学前教育“政府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系。即:县政府宏观管理,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前教育机构的合理布局,统筹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乡镇中心学校负责实施辖区内学前教育的统筹建设和管理,有计划地发展村级学前教育。按照“规模适度、接送方便、安全实用”的原则,结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和建设,办好规范的村级幼教点(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被撤并学校的校舍,优先用于改建幼儿园)。2011年县教育局成立幼教股(后更名为学前教育管理股),专人专管学前教育。2012年起,县编办调剂事业单位编制,逐年招考幼师,累计125人;2016年始,每年拿出10个免费师范生指标培养幼师。三是构建考核评估机制。县教育局对全县所有公办园、民办园、村幼教点开展专项督导,把督导评估与乡镇中心校、幼儿园管理绩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通报表彰。组织开展规范办园行为系列行动,重点开展“小学化”倾向专项督查。通过多形式、制度化的督查与考评活动,不断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强化资源建设。一是统筹城乡布局。按照兜底线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园,优先建设乡镇公办中心园,建设村级公办幼教点,加速优质资源扩充,形成了乡镇公办中心园——乡镇公办片区园(原撤并乡镇)——村级公办幼教点(点园结合)的资源格局。以奎溪镇为例,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最远的地方离镇中心约40公里,入园难题一直困扰着人民群众。该镇按照全镇建设一所标准公办中心园,两大集中连片区域各建设一所片区园,其余集中村落建设幼教点的思路,现已建成了1所公办中心园、2所片区园、6个幼教点,极大方便了偏远村落幼儿入园。近年来,安化先后建成2个班以下的幼教点72个,极大方便了偏远村落幼儿就近入园,有效化解了幼儿入园离园的用车压力,全县共减少车辆接送幼儿3000多人,为老百姓减少教育支出超千万元。二是拓宽建设渠道。通过上级投、本级挤、社会捐多元化筹资方式,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办优质学前教育的新路子。在乡镇公办中心园和片区公办园的建设上,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按建设规模前期安排资金100-200万/园,实行先建后补;在村级幼教点的建设上,积极争取省级项目园资金,利用小学闲置校舍改建,不足部分由各中心校争取捐赠,同时发挥镇村的作用,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在盘活存量上,原已撤并的教学点按照村级规模和布点要求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建好公办幼教点;利用原有的教学点采取增设幼儿班的方式,做好点园结合,达到盘活教学点公用经费,适当补充不足经费。2019年秋季学期,全县共建成72个公办幼教点,全部实现村级点园结合办园模式。三是提高办园质量。积极开展示范园创建活动,每年年初制定落实创建任务,并列入政府年度社会事业考核目标。组织县内专家团队对创建幼儿园进行培训与辅导,发动教学共同体的领衔园和所在乡镇的其他幼儿园骨干力量对创建园开展支教帮扶活动,达到创建一个、变化一个、提升一个的效果。近年来共创建省级民办骨干园1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含民办骨干园)19所。

强化内涵发展。一是创新办园模式。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探索乡镇区域集团办园模式。以羊角塘镇为例,中心园在中心校的领导下,对辖区内的园、点进行统一管理,辖区内园、点的各项工作纳入中心园工作计划,并通过公开活动、送教、培训、资源共享等形式,提高辖区内园、点教师的保教能力和水平。初步建立了“八统一”的运行管理模式,即人事管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经费管理统一、工资标准统一、保教资源统一、师资研训统一、保教模式相对统一、作息时间基本统一。实现了区域内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破题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路子。二是公民办协同发展。发扬中心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将民办园纳入中心园的辐射圈,由中心园对村级幼教点实施课程、保教常规和园本研训管理,提升村级点教师的保教水平,优化村级幼教点的保教管理,促进公办园与民办园、民办园与民办园之间的良性竞争、有效互动和健康运行,使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互为补充和支持。三是强化统一监管。设立了学前教育股,承担公、民办幼儿园的审批与监管任务。严格按标准审批民办幼儿园,杜绝审批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严格实行年检制度,对幼儿园办园条件、师资配置、招生收费、内部管理、保教质量、安全管理等实行每年年度综合检查评估,年检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此外,每年组织对各类幼儿园的定期与不定期日常工作督促检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有效防止和纠正了全县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安化县以公共学前教育资源为主体保障幼有所育

1039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