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聚焦部队需要 打造定向培养士官品牌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战略,紧贴新时代强军兴军背景,紧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紧扣士官人才培养规律,走出了一条以“三为”理念育人的路子,为部队输送了大批思想素质优、专业基础牢、适应岗位快的专业技术士官。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先,着力培育听党指挥的政治品质。一是突出军队特色编织“教育网”。聘请军队自主择业干部担任中层领导、客座教授、政治理论课教员,选拔优秀学员任模拟营连骨干,明确教职员工切实履行德育职能。做实招生阶段宣传、在校期间思想工作、入伍后跟踪教育。大讲理想信念、军中故事、职业前景,在学生中叫响“今日校中兵,明天军中匠”。通过学院主育、部队助育、文化深育、实践辅育,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二是弘扬军队传统建好“主阵地”。抓好党史军史教育,组织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英模先烈等典型事迹,旗帜鲜明讲信仰信念、讲牺牲奉献、讲奋斗精神。创办“国防公开课”电视专栏、“航院兵事”微信公众号、“士官之声”校园广播、《航院砺剑》工作月刊,开设军队优良传统、机务行业作风大讲坛,让抗战、甘巴拉精神等深扎学员心中。三是凸显军队元素打造“文化牌”。投资6000万元建成国防和航空科普教育航空馆,让追溯军队奋进历程、感悟军队奋斗精神成为学员入校必修课;定期开展“了解航空、热爱航空、奉献航空”主题系列活动,每周唱红色歌曲、每月看红色影片、每年走红色道路成为“规定动作”;创作歌曲《托起战鹰的翅膀》,拍摄微电影《家国梦》,成为学院文化宣传品牌。通过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浸润,将扎根部队、报效祖国的志向输入士官学员血液。
坚持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着力培育能打胜仗的职业本领。一是紧贴岗位人才需求抓标准构建。紧密对接士官岗位任职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专业教学标准,先后开发出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和68个课程教学标准。借鉴军队航空翻修和民航机务管理规范,构建基于6S管理的实践教学现场星级评价标准27个。根据部队外场机务训练内容建立技能考核标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入伍。二是依托部队装备系统抓资源建设。充分发挥航空修理行业优势,整合“协同创新中心”103家理事单位航空资源,持续推进教学条件升级改造。调拨、受赠各型飞机42架、发动机36台,建成2个航空维修实训中心,投资近亿元的航空装备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维修工程技术中心已开工建设。为定向培养士官开发专业优质核心课程10门、教改课程25门、实验实训指导书55部,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成功入围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聚力打造优质师资团队,定期组织到部队、企业、国外进修培训,全力为士官成长成才创造优质训练保障环境。三是对接机务实战训练抓技能提升。按照外场保障要求完善实训平台,基本技能操作以实物为载体,确保实操训练全部真刀实枪。模拟飞机升空训练组织全要素演练,梳理各型飞机易发故障和机务部队常见问题进行难题攻关,对照夏北浩检查法设置考核科目,遴选技能尖兵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近年来,士官学员参加军地技能比武,获国家、军队级9项大奖。
坚持军事素质培育为要,着力培育作风优良的军人素养。一是养成特别的严格要求。依据军队条例条令汇编《士官学员手册》,严格请销假、奖励惩罚、淘汰补充制度,打牢尊法重纪、遵纲依规军队烙印。设置模拟营连,实施军事化统管、军种化分管、军人化细管,在“准军事化”管理中锤炼军人意志品质。从纠“三手”、正“三相”、练“三声”入手,一举一动练作风,一点一滴促养成。通过严管细育,强化令行禁止的号令意识,听招呼、守规矩的纪律观念。二是熔铸特别的负责精神。邀请试飞英雄李中华、军队“金牌蓝天工匠”等来校做报告,培养学员“潜下心来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职业态度。开展安全、质量和法规教育,从飞行事故中汲取教训,培育学员“敬仰航空、敬重装备、敬畏生命”的航修精神和“零差错、无缺陷”的职业素养。深入学习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安全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三负责”精神,培养学员爱岗敬业、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是砥砺特别的军人气质。成立国旗、花枪、匕首操、拳术和射击5个训练方队,每周开展队列、体能训练,每年暑假组织军事集训,强化学员军事基础素养。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书法、新闻写作等22个社团,每名学员至少培养掌握1项兴趣特长,提升学员人文基本素养。到部队开展暑期“军事夏令营”活动、组织学员参加驻地抗洪抢险、举行军种纪念日和军营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