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学习贯彻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现场会精神专辑(之十二)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1-05-13 09:40 【字体: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1〕第42期

(总第328期)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编
2021年5月8日


学习贯彻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现场会精神专辑(之十

资兴市推动基础教育实现 “三大转变”

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现场会议后,郴州市资兴市健全市领导及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把手联乡包校机制,补齐教育短板问题13类,着力实现基础教育“三大转变”。

一、加大投入,实现城乡学校由“合格”向“标准”转变。该市始终坚持“四个一流”办教育的理念,即以更强决心发展一流教育事业,以更实举措打造一流教育质量,以更高标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以更强保障营造一流教育环境。一是强化“保”。 2013年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2019年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联乡包校机制,统筹解决化解大班额、校园安防建设等重点难题。近五年,先后投入32亿元用于教育改革发展,每年以8%的增长率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四统一”和“两免一补”全覆盖。投入5000万元全面实现校园安防建设“三个100%”,规范护学岗设置。二是提升“质”。大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建成兴宁中学等39所标准化乡村学校,全面实现学校由合格向标准化转变。优先配置乡村学校地理探究室、录播室等现代教育设施,实现“互联网、教学资源、班班通”全覆盖,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特别是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三是消除“挤”。优化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布局,开展市三完小等8所城区学校扩容项目建设,新增学位1.3万个。2018年全面消除了超大班额,2020年全面消除了义务教育大班额,提前实现大班额清零目标。疫情期间,启动四完小搬迁新建项目,新增学位2025个,力争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目前,全力推进教育综合项目,预计新增学位6000个,力争2022年率先解决“大校额”问题。

二、尊师重教,实现城乡教师由“从教”向“乐教”转变。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一是让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市财政全额保障教师工资平均水平高于公务员,优先落实住房公积金12%的缴存比例、全额保障教师绩效奖等惠教政策。设立教师优先窗口,颁发优秀教师“礼遇卡”,实现“游览景区、乘坐公交、开通有线”全免费。为切实稳定教师队伍,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提供后勤、安保等政府购买服务岗位150个。按照5000-15000元不等的标准,每年定期帮扶一批困难教师。二是让教师有更多的成就感。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奖励机制,每年教师节按照教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200万元重奖一批优秀教师、班主任、师德标兵、教育突出贡献奖等先进个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逢重要节日亲自走访慰问一线教师。每年发展一批党员为后备干部,提拔重用优秀校长,激发校长、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让教师有更多的幸福感。先后投入9000万元实施农村教师“五个一”工程,为每位农村教师配备一套周转房、一套现代办公设备、一套炊具、一套床铺、一套防寒降暑设施,让乡村教师安心乐教。实施乡村教师评先评优倾斜政策,乡村教师副高、一级教师岗位分别增加3%、5%,乡村教师评先评优指标提高10%。在确保乡村教师住有所居、安心乐教的基础上,市财政全额保障乡村教师人才津贴、乡镇工作补贴、边远山区库区人才津贴、班主任津贴等,同岗位的乡村教师比城区教师每月最多高出1500元。全市公费师范生、骨干教师主动扎根农村任教率达90%以上。

三、创优环境,实现发展活力由“共性”向“个性”转变。该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创优教育发展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是创新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探索构建党史课育人新机制,开展“学党史、报党恩、建新功”主题系列活动,举办党组织书记讲党史竞赛、“我的入党故事”征文比赛、“唱红歌颂党恩”红歌大赛、百名党员教师支教支岗山区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当表率、争贡献”工作热情。将党史教育课堂搬进“资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两曾故居(曾希圣、曾中生)”等红色教育基地,为青少年提供党史学习“鲜活教材”。二是打造新时代铸魂育人特色创新实施立德树人示范校创建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一批中小学(幼儿园)立德树人示范校。投入1000万元全面启动以师生和家长为重点的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培训心理健康教师105人,建立全市标准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全市师生进行全方位心理筛查,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投入1200万元建成高码劳动实践基地,惠及城区及周边乡镇2万名未成年人。三是优化“教育扶贫+职教提升”发展模式。成立31个专项教育基金,每年募集资金近1000万元,每年受益“三生”达5000余人。开展“学前到大学”学生资助全覆盖工程,确保每一位孩子不因贫失学。优先保障特校学生每年生均经费6000元,创新“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亚行“生计培训”3000余人次,带动3000个家庭增收致富。四是教育督导全面提升评估效能。该市在全省首创了“五全督导”的经验和模式,即深入推进督导条件保障全到位、督导活动贯彻学校发展全过程、督导网络建设实现全覆盖、督导手段全天候和督导结果运用全方位,被评为“湖南省督导工作创新示范县”。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制定对乡镇党委政府和市直单位履行教育职责评估办法。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学习贯彻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现场会精神专辑(之十二)

1654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