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湘潭市坚持“四个一”以融合教育助推特殊教育优质发展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1-05-11 16:05 【字体: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办公室编           2021年5月8日

近年来湘潭市认真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坚持“四个一”以融合教育助推特殊教育优质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普特结合、各方参与、全面覆盖”的融合教育工作格局切实保障残疾孩子受教育权。

坚持一个战略理念:特殊教育优质发展。在全省市州中率先成立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015年专门成立市幼教特教科,设立特教专职教研员市人民政府每年划拨特殊教育专项经费60万元用于融合教育发展;2015年岳塘区成功申报湖南省随班就读试点区,深入探索随班就读试点工作取得丰富的可借鉴经验;2018年建立融合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建立特殊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和湘潭市残疾人专家委员会,精准安置全市残疾儿童入学入学率达96%。出台《湘潭市随班就读管理办法》《湘潭市资源教室建设标准》《湘潭市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师管理办法》《湘潭市送教上门手册》等文件保障融合教育工作落实;各校成立特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资源教师,抓好幼儿园、中小学残疾孩子随园就读、随班就读试点工作和各校融合教育工作建设全市特殊教育资源库、残疾儿童数据库存和特殊教育在线平台,为行政部门做好数据统计分析、残疾人员的康复服务与职业技能培训、特殊教育的远程教育提供专业支持。

用好一个战略手段:研训一体提升品质。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组织随班就读教师赴特校听课、研课开展集中教研;聘请教育特殊专家作为培训讲师、指导老师量身打造湘潭融合教育模式。近五年累计培训约2500人次,全市普通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培训覆盖率达40%送教上门、随班就读教师培训覆盖率达100%;课题成果《五体联动:IEP实施策略的探索》获湖南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市十人次参与人教社聋校义务教育部编实验教材编写30多人次参加教材审读与试教,负责编制《全国培智教育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是全省唯一参与全国课标研制的地区。资源中心与融合校一起对随班生进行个案研究找准关键因素,制定干预计划来自昭山的欧同学是全市普特共育的首例研究对象。该生通过几年普特共育既达到了认知方面的提升,又在社会交往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为更好地做好一人一案,湘潭市又引进IESP模式从特校研究开始辐射普通学校不同类残疾学生,出台支持性策略与课程。

实现一个战略布局:融合教育全面覆盖。2017湘潭市确定三个融合教育试点校,开启了“微量版”实验摸索出学生、教师“双向融合”的宝贵经验,以及特殊学生与普校学生“学习上协助、生活上帮助、精神上辅助同学习、同生活、同活动”的“三助三同”模式。2018年按照“1+3”(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三所融合教育试验校)和“3+10”(湘潭市区、湘乡市、湘潭县的特殊教育学校各带10所本区域的融合教育试验校)模式,将第二轮实验升级为“量贩版”实现从城市到农村的扩充与提质。目前已升级为“1+3+N”(一所特校带三所试点校,再辐射N所普通学校)的“全景版”实践经过三轮实验,让更多的特殊孩子实现了与普通学校学生一起上学的梦想。

建立一个战略模式:送教服务“三四五”。湘潭市依托“两个中心” 形成了“三四五”送教服务模式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自2013年9月起,在全省率先开始对辖区内的重度残障儿童少年进行了“送教上门”服务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构建“文化课程、康复课程、功能训练课程”三类送教服务课程体系;建立了“申报学籍、设立专项经费、建立档案、规范送教”“四入手”管理机制形成了“调查摸底确定送教对象、科学评估拟定训练计划、检测效果保障送教质量、定期回归提供融合场所、工作研讨提高送教师资”的“五步走”送教服务模式近三年,已完成3000余人次的送教服务在不定期专访统计中,家长满意度达100%。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湘潭市坚持“四个一”以融合教育助推特殊教育优质发展

1653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