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视频会议交流发言材料(之三)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1〕第17期
(总第303期)
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视频会议交流发言材料(之三)
岳阳市第一中学党委找准“三个着力点”
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岳阳市第一中学党委找准“三个着力点”,以党建引领学校发展、助推教师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落实了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央、省、市三级主流新闻媒体先后对我校办学和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党委获评“岳阳市基层党建示范单位”。
一、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学校党委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每月印发一期《理论学习专刊》,下发到每个班子成员和各支部。多次邀请市委讲师团来校宣讲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让党的新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首先把住干部选拔关,学校党委会讨论决定中层以上干部任免,把政治思想素质摆在首位。同时加强干部培训考核,每年中层正职以上干部都进行述职和民主评议,党委委员、支部书记每年上一次党课。近两年,该校两名支部书记在全市“千名书记讲党课”活动中进入决赛并获奖。三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公众号等媒体,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
二、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员的示范引领。一是深入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配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把党建工作计入工作量,改造了党建活动室,新建了党建书屋和党建文化长廊,落实了“三会一课”制度。民主推荐评选出了35个党员示范岗,党支部书记实行挂牌办公。二是组织党员示范课竞赛。自2018年开始,学校每年开展“让党徽闪耀在课堂”党员示范课竞赛活动,参赛党员在竞赛中统一穿校服、戴党徽、亮身份;各支部组织党员教师踊跃听课、评课,推动了青年教师业务成长,3名青年党员教师获岳阳市“金鹗杯”金奖。三是党员在重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校重点工作,如疫情防控,扶贫帮困,都是由党支部和党员教师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疫情爆发时,281名西藏学生在校过年,学校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学生安全保卫、校园信息管理三个临时党支部,把党旗插在校园抗疫第一线。从大年三十到新学期开学,80多个日日夜夜,30多名党员教师、管理干部每天24小时坚守,确保了所有学生无一人感染。
三、强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学校青年党校每年举办一期,吸收100多名优秀学生报名参加。至今已举办28期,培训学生近3000人。为加强西藏学生对党的了解,坚定对党的信念,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赴韶山、花明楼等地,开展“三湘伟人故里行”活动。另一方面,利用疫情教育契机上好特殊的思政课。校党委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反思疫情防控,坚定四个自信”的主题教育活动,在青年党校开设了“疫情改变世界,奋斗成就未来”的主题党课,在班主任教师中开展了“我的一堂德育课”教案征集活动,在西藏部学生中开展了“学回信,感党恩,战疫情”征文活动。
汝城县思源实验学校党支部
构建“党建+”融合机制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汝城县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058人,教职工307人,在职党员45人。近年来,学校党支部积极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探索构建“党建+教学实践”融合发展机制,带动全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2017年学校党建工作代表全县接受省委组织部督查并获好评,党支部被确定为郴州市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单位。近两年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奖,稳居全县义务教育发展第一方阵。
一、充分凸现党“芯”,让党建与优化师资融合对接。一是强化政治功能,筑牢堡垒核心。按要求设置支部,按程序完成换届,按职能落实分工,按标准建设阵地,设立组织室、支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配备了党员电教远教设备,开通了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终端。二是健全组织功能,严格管理监督。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中为党员逐个“体检”,把党员参加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学习培训等方面的表现列入积分管理项目,细化评分要求、评分内容、评分标准,以党支部的组织功能推动党员教师履职尽责。三是加强教育功能,引领提升进步。实施“把优秀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培养为优秀党员”的“双培双优”计划以来,有4位青年教师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营造浓厚党“味”,让党建与教育教学主动对接。
一是“名誉”活动找归属。创新实施了党员“名誉班主任”制度,做到“三个100%”,即党员教师覆盖班级管理100%、党员教师深入班级管理100%、党员教师联系学生100%。二是“示范”活动显魅力。党支部有32名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工党员,近三年他们主动参与示范课、教学比武活动达2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青年党员教师在教学示范上的引领作用。三是“领岗”活动亮身份。党支部为全体党员配备“党员示范岗”标识牌,统一摆放在党员教师的办公桌上,标识牌上有党员姓名、党员六好标准、党员示范承诺,每名党员结合实际主动认领教育、教学、就餐、集会、卫生、值班、值守等示范岗位。
三、着力聚集党“智”,让党建与教学科研联动对接。一是党员在校本研训上“出力”。校长、党支部书记带头开展推门听课活动,组织党员参加集体备课、磨课、说课、评课,参与课题组建设,组织课题调研。三年来,党员主持课题研究12个、主持“思源讲坛”6次、参与校本研训76人次、外派研修24人次,5人参与北京四中网校“翻转课堂”改革试点,学校承担的“空间与图形”课题荣获省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二是党员在青蓝工程上“出马”。学校以青蓝工程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针对性挑选党员开展“师带徒”活动,2019年就有13名党员与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互相听课、互相评课、交流探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三是党员在研讨活动上“出声”。每月定期举办德育沙龙、学术沙龙,并通过教研帮扶、知识帮扶、理念帮扶的方式,与本县小垣、井坡、马桥等10余所乡镇学校开展了城乡教研一体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