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专辑(之五十五)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0〕第162期
(总第252期)
教育系统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专辑(之五十五)
安乡县办好公益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近年来,常德市安乡县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优质发展,切实履行学前教育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构建起城乡统筹、公益普惠,经费人事有保障,管理质量有提升的学前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全县公办园幼儿在园占比由2019年的36.3%提升到2020年的52.1%。
一、强化政府统筹,构建科学的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经费保障。为解决公办幼儿入园难问题,从2013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用于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2到3所。其中,2019年,全县投入1945万元;2020年,投入2500多万元。二是强化队伍保障。该县建立定向委培、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多形式的人才补充机制强化队伍建设。近5年来,平均每年招聘幼儿教师15人,其中2020年招聘幼儿教师25人。建立起乡村教师奖励机制,乡镇幼儿教师同等享受乡村教师乡镇补贴和晋级、评优、评先等,幼儿教师队伍得到有力加强。三是强化教育督导。进一步落实县级人民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将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列入政府考评指标体系,加大督政督学力度,开展办园水平综合评估和民办普惠园认定,组织开展幼儿园年检,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四是实行学前教育贫困补助。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的保教费,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2017年以来,先后资助建档立卡户和家庭贫困幼儿5436人,资助271.8万元, 其中2020年资助65.95万元、受惠幼儿1319人。
二、统筹学前教育,盘活各种幼教资源增加公办学位。为提升公办园幼儿在园占比,2020年由县人民政府统筹指导,县教育局牵头对全县幼儿园办园情况和资产属性进行全面摸底,积极探索盘活幼教资源的有效途径。该县在县城区开启公办园集团办园模式,在全县盘活利用国有、集体资产办园及其他资源办园6所,治理小区配套园3所,城乡统筹改建、扩建、新建公办园5所,全县新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500个,其中在县城区新建的县第二中心幼儿园,可容纳12个班360个幼儿。目前,该县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较2019年提升15.8%,公民办普惠比率达到96.3%,城区幼儿就近入园、公办园幼儿“入园难”难题得到彻底解决。2020年11月11日,湖南卫视午间新闻以“安乡,推进公办普惠幼儿园建设缓解‘入园难’”为题进行报道,有关新闻视频10天内播放高达9500多万次。
三、强化骨干支撑,促进公民办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一是优化公办园结构布局。为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近年来,该县以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通过新建、改建、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全力构建乡镇中心幼儿园网络体系。全县8镇4乡共有乡镇中心幼儿园21所,实现了每一个乡镇1-2所公办幼儿园目标。二是强化公办园网络管理。完善和优化了以县中心幼儿园为指导和示范的公办学前教育管理网络。通过送教下乡、公开研训、资源共享、督导指导等,促进学前公办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推进公民办协同发展。通过普惠园评审认定、政策补贴及各种考核评比等措施,将民办园纳入中心园管理辐射圈,实现管理模式统一、保教资源统一、教育研训统一。目前,全县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得到健全,全县公民办幼儿园得到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