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教育系统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专辑(之六)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07-07 10:40 【字体: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0〕第77期

(总第167期)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编
2020年7月1日


教育系统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专辑(之六)

株洲市出台《推进产教融合

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近日,经株洲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株洲市出台了《推进产教融合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下简称《三年计划》)。该市将利用三年时间,全力实施五项工程,进一步深化株洲的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努力建设成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城市。

一、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职校红牌专业将停止招生《三年计划》指出,职业院校将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优先发展支撑中国动力谷三大优势产业(轨道交通、汽车和航空)、五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两大传统产业(陶瓷、服饰)的专业。建立三年一轮的专业评估长效机制。通过专业与株洲产业的切合度、现代学徒制规模、“双师型”教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质量、本地就业率等方面进行引导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专业分为绿牌专业、黄牌专业和红牌专业,及时预警。对绿牌专业给予支持鼓励,黄牌专业压缩招生规模,红牌专业逐步停止招生。根据要求,今年将完成首轮专业引导性评价;对该停招未停招的红牌专业新招收学生,不纳入学校生均经费计算基数。职业院校将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出毕业就能上岗的学生。

二、教师与职工技能双向提升六成职校教师入企业跟岗实践《三年计划》提出,三年内培育遴选产教融合示范企业50家并给予相关支持。建立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业跟岗实践制度。每年安排20%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开展实践锻炼。到2022年完成全市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总数的60%到企业进行不少于三个月的跟岗实践。到2022年,实现中国动力谷十大产业体系的大中型企业职工总数的60%完成技能素质提升培训。支持具备条件的本科高校设立职业技术类二级师范学院,针对性培养职业院校专业教师。

三、校企人才共享互通高技能人才入职校从教无学历要求建立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互派管理干部挂职制度。从2020年起,每年从职业院校和企业互派10对管理骨干锻炼,时间不少于6个月。推动职业院校名师入企,企业大师(劳模)进校。建立灵活的专业人才引进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引进行业企业管理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对院校聘请企业人才做兼职教师由财政给予补贴。《三年计划》明确,允许教学急需但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专业人才参加学校招聘,待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按规定转为正式教师。具有国家一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市级技术能手以上称号的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从教进编不作学历要求。到2022年,市属职业院校新进专业教师主要从中国动力谷产业体系的企业中具有三年及以上从业经历的人员中招聘。

四、产业学院建设试点建成3所示范性产业学院《三年计划》提,探索产业学院建设试点,支持在株高校、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采取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模式,共建二级学院(即产业学院),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联合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共同培养相关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项目。产业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由职业院校控股,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由校企双方共同派出。到2022年,株洲将建成3所服务株洲重点产业的示范性产业学院。

五、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成1至2所民办高职院校《三年计划》提出,到2020年,株洲将按照“职业院校建在园区,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要求,建设1至2所对接株洲重点产业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投资额30%的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对国有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同级财政可以采取财政补贴、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适当支持。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教育系统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专辑(之六)

1262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