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专辑(之三)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20〕第74期
(总第164期)
教育系统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专辑(之三)
湖南工业职院构建“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有效推动学校高水平建设和内涵发展
近年来,湖南工业职院构建了以行政管理绩效考核为基础和前提,以教职工绩效考核为重点和关键,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为导向和目标的 “三位一体”卓越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了教育评价全覆盖,有效推动了学校高水平建设和内涵发展。学校先后成为了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立项了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教学资源库等。
一、以行政管理绩效评价为主线,全面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创新构建内设机构评价模式。行政管理绩效考核采取总分基准值为100分,从重点工作、日常工作、协同工作及工作作风等三个方面以扣分制的方式考核全校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履职情况,即各部门年终总得分=重点工作得分+日常工作得分+协同工作及工作作风得分+特殊工作加减分。二是建立月度重点工作推进机制。行政管理绩效考核将上级要求当月落实的工作、学校月度工作计划安排的工作、学校会议研究决定当月完成的工作以及主要领导当月安排要完成的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纳入月度调度推进,建立月度考核台账。三是建立健全全员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实施《行政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将全校二级行政管理机构(含二级学院)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为前15%的部门(二级学院)为本年度优秀,获一等绩效奖金,最后一名且总分在100分以下的获三等绩效奖金。配套实施了《部门(二级学院)行政管理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二级学院(部)教师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健全了全员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四是完善了校内跨界协同合作运行机制。行政管理绩效考核将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完成相关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通过完善协同合作相配套的实体性、程序性和保障性规章制度,健全各部门动态并行联动机制,确保各部门协同联动。
二、以教师绩效考核为重点,激发教师发展活力。一是建立了协同高效的绩效考核机构。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顾问,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的教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全面领导。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师德师风、教学业务和科研业绩三个考核工作组,负责相应考核标准的制定与考核工作。二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了分类分层评价体系。教师绩效考核将全校教师分成教学型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师和双师双能型教师三个类型,同时把每种类型教师分成副高级以上职称、中级职称、初级及以下职称的三个层级,分别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三是实行了及时改进的考核运行模式。在首次考核时,教师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申报,并按照申报认定的类型进行绩效考核。学校同步成立校院两级考核小组,二级学院(部)考核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教师考核,学校考核小组对全校教师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评价。及时将每名教师的绩效评价结论反馈给个人,指导教师及时改进,确保了教师健康成长。四是形成了多方联动的结果运用机制。将教师绩效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结论直接挂钩,教师绩效考核排名前15%,经部门评定后年度考核即为优秀结论;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紧密结合,分别对教师考核结论设置了不同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系数;作为申报职称的基本条件,将两者的分类要求和评价指标基本统一;作为校内转岗、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
三、以综合素质测评为抓手,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一是形成了知行合一的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项目及权重作了科学设计,即品德操行占总评的 20%,学业成绩占总评的 70%,创新创业占总评的5%,社会实践占总评的5%。二是构建了多元协同的评价机制。学校建立了自评、互评、他评、企业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同时,每名学生从大一入学起,按月度自主申报个人综合素质测评登记卡,不申请不得评,不断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三是搭建了多维织面的评价路径。搭建思想道德提升平台,择优选聘包括专任教师、管理人员担任兼职班主任,承担育人职责;将公民素养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等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聘请企业技能大师、行家里手参与学生职业素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承教育。完善学业成长平台,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即课程成绩=课堂表现成绩20%+项目考核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40%,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开展选修课学习机制改革,开展二级学院间的学分互认,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优化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共同打造了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体验平合、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虚拟化创业平台。夯实社会实践平台,制定“三个一批”“一社一品”“一人一社”发展计划,使社团规模达到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