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暖胃更暖心的食堂 教育部推介桃源县一中食品安全工作经验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19〕第83期
(总第83期)
打造暖胃更暖心的食堂
教育部推介桃源县一中食品安全工作经验
今年10月29日,教育部在广东珠海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各地各校的食品安全工作经验,湖南省桃源县一中校长燕立国作为唯一一位地方学校代表,受邀出席介绍学校有关做法和成效。而在去年,因食材价格下调,桃源县一中食堂意外产生了40余万元利润,该校按照承诺及时返还给学生。这一不经意间的做法,引起《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该校意外成为“网红”。多年来,桃源县一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取有力有情的系列举措,打造暖胃更暖心的食堂。
一、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围绕给学生提供更加安全、优质、贴心的餐饮服务目标,该校在食堂的软硬件建设上积极对接时代,不吝重金投入。按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校要求,配备了全自动一体化洗碗机,确保餐具卫生。加快节能减排环保的步伐,率先在全县“煤改气”,将老式煤锅炉改为燃气蒸汽炉。全面升级IC卡系统,增添了手机APP充值和自动挂失功能。设立常德市“药好食安”微信互动平台,及时主动接受职能部门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积极回应家长及社会的关注。建设学校食堂“阳光餐饮”服务信息化监管平台,大力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实行数据监管和安全溯源,真正做到了“食品安全看得见”。
二、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着力建立了安全的机制。为了确保食品既安全又平价,该校食堂一直没有向外承包,而是由学校统抓统管,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负主责,总务科下设膳食组专管食堂和商店,做到层次清晰、职责到位,并借鉴企业”5s、6t”管理办法,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管人管事的制度。着力确保了安全的货源。食品商品采购一律实行公开招标,坚持在阳光下运作;成立由纪委、工会、师生家长代表及后勤负责人组成的招投标小组,对入围资格企业的生产现场、质量安全检测指标等进行严格考察。着力打造了极致的服务。主动聘请市县食安办、药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人员到校督查、指导,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大赛”,激励员工们苦练内力。精心编制每周食谱,科学配置营养餐,确保每天的菜谱不同,让食堂里的饭菜百吃不厌。
三、建设育人隐性课堂。该校不但把食堂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而且将食堂打造成情感教育的主阵地。该校将新生第一课设在食堂,开学时安排新生和家长先在食堂吃一顿饭,感受食堂的伙食质量和教育氛围。该校经常举办食品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少吃路边摊垃圾食品;在配餐上下大功夫,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注重营养、口味、花色的搭配,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想学生之所虑、急学生之所需,坚持每天半夜派人去米粉厂守候,米粉出厂后第一时间运回学校,以免米粉被商家掺水而影响质量和口感;增设了“特殊窗口”“小吃窗口”“钵菜窗口”等,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考虑贫困家庭学生的利益,“5元餐”十多年来未调整价格,让他们也能吃饱、吃好。该校信守食堂“保本不盈利”的承诺,出现物价大幅下降,利润就及时返还给就餐学生,让学生无时不受“诚勤”校训的洗礼。每到毕业季,总有学生给食堂师傅写感谢信,不少学生毕业多年还怀念学校食堂。
该校食堂不但促进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成长,而且成为了立德树人的隐性课堂,为教书育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十年来,该校高考连续多年保持常德市第一方阵的水平,共考取飞行员41名,多次位列南部战区第一。2019年5月,省教育厅专门发文号召全省教育系统学习桃源一中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办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