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推介湖南经验做法

教育工作情况专刊 〔2019〕第73期
(总第73期)
10月30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北京召开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代表省教育厅在会上作典型发言,是五家典型发言单位中唯一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湖南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2019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6.3%,连续9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适配性、稳定性、公平性等就业质量核心指标稳步提升,实现了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齐抓共管、真核实督,形成就业工作新格局。高规格领导。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成立以常务副省长为组长的湖南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出台《湖南省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二十条措施》《湖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等20项政策并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多部门协同。人社、发改、教育、财政等17个相关部门建立了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就业形势分析座谈会,定期调度就业创业政策落实情况,对政策落实不力的部门进行通报。多手段监管。开展就业率核查以及毕业生就业质量实名制调查,2019年实名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15.3万条,对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情况数据实名核查11.7万条,对就业统计情况存在问题的高校实施约谈和严格追责。
二、以人为本、创新引领,打造就业服务新平台。云就业智慧平台定向推送。72所高校接入大学生云平台,实现就业招聘资源和职业辅导资源共享、微信精准推送、企业校招信用联网、网上签订三方协议、就业信息管理、四不准实名制核验、就业质量分析等八大类功能,覆盖就业管理全过程。2019年新增注册企业14302家,开展双选会1088场、宣讲会46597场,提供就业岗位135.1万个,推送信息500多万人次。一体化服务平台优质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学生少跑腿。将就业手续办理等服务全面对接我省“互联网+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事项的全程信息化。建立省级集中,市州、高校、人才服务机构互联互通的毕业生档案信息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采集、录入、查询、申办、转递等信息化。就业困难毕业生管理平台精准帮扶。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动态管理数据库,对2019年1.7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精准帮扶和个性化辅导,共举办10场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毕业生100%就业。
三、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扩展就业市场新渠道。对接本省需求留住人才。重点围绕湖南省“五个强省建设”和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联系驻湘跨国企业、央企以及本土知名企业,并建立了供需信息共享机制,每年举办35场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的大型省级供需见面会,每周在省毕业生常设市场举办专业性、行业性中小型精准招聘会,引导毕业生到重大项目、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就业;结合湖南科技产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出台与毕业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创业政策,营造吸引人才的大环境,提升在湘就业创业优势,2019年全省有近60%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对接政策引导基层就业。深入贯彻湖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湖南脱贫攻坚、振兴实体经济等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2019年全省毕业生基层就业2万余人。2019年大学生应征入伍1.4万人,占全省征兵总人数的73%。对接外省推动充分就业。2019年两次组织30多所高校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走访重点用人单位30余家,与各省市人社、组织部门开展深度交流活动。在高新园区、经济开发区召开省内重点用人单位座谈会4次,深入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做好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紧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