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十大措施助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4-02-28 00:00 【字体:

自2007年建设教育强省以来,我省坚持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重点领域来抓,倾注特殊感情,采取特殊措施,出台特殊政策,全力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13年,全省民族地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64所,在校生872863人,其中,初中276所,在校生269321人;小学888所(教学点2058个),在校生603542人。

2013年我们继续从财政资金投入、师资培养培训、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采取十大措施助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投入比重远超全省其他地区,也超过我省民族地区在全省人口和行政区划中所占比重。

一是引导民族地区开展教育强县建设。以年度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核心评价指标,组织民族地区建设教育强县先进县市区评选,引导民族县市区理清教育发展思路,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共有花垣县、石门县、江永县、绥宁县等4个少数民族县(区)被评为教育强县建设工作先进县,受到我厅民族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每县安排100万元,用于改善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

二是加大合格学校建设力度。2013年,完成民族地区合格学校137所,占年度全省合格学校建设总数的31.1%,投入专项资金2670万元。

三是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2013年,共安排24个民族县441个项目校,投入资金17011万元,约占全省资金总额的34%。

四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3年,24个少数民族县共获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中央专项资金20720万元,占资金总额的38.61%。有19个少数民族县纳入了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范围,共获得营养膳食补助资金26071万元,占补助资金总额的32.32%。

五是实施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歆语工程”培训项目。2013年,我厅继续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实施“歆语工程”项目,培训湖南民族地区中学英语骨干教师100名。

六是开展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挂职培训。2013年,为民族地区培训中小学校长101名。此外,“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师资培养培训计划重点向民族地区倾斜,年内共培训民族地区骨干师资19001名。

七是实施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2013年起,为民族县市区招生培养各类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764人,占全省年度招生培养总数的25.3%。

八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13年,为24个民族县招聘特岗教师1110人,占全省招聘总数的18.3%。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提高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素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发挥了显著作用。

九是积极争取民族教育中央补助资金。2013年,为我省民族地区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75万元,共有江永、沅陵、会同、靖州、龙山等5县9所中小学校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用于开展民族语言教学及购置民族特色教育教学设备。

十是保障弱势人群平等接受教育权益。2013年,资助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生17.2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7964万元,救助面达到寄宿生的40%以上;保障了全省约3.75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入学。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十大措施助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94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