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娄底市齐抓共管全面增强学校安全教育实效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5-07-08 00:00 【字体:


    近年来,娄底市按照“教育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定“强教育、实基础、重监管、严追责”的安全工作思路,采取许多切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全市连续15个月没有发生有影响的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学生意外伤亡人数比2013年下降87%,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下降62.9%,学校和幼儿园周边环境明显优化。其主要做法是:

党政领导全面强化同责意识。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在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常委办公会以及市长办公会上多次专题研究,各县市区党政部门明确抓学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全面强化学校安全意识,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没有安全一切为零”是思想。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2013年底开始,各县市区相继开始了对学校安全工作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涟源市痛定思痛,按照建设资金“市级解决50%、乡镇配套30%、其他自筹20%”的原则,共投入资金1.2亿元,开展了大规模的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其它县市区也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学校安全隐患。近一年多来,全市共投入近5亿资金用于加强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各县市区还相继安排校车安全专项经费。

教育部门全面强化主责意识。一方面,建章立制,强化制度意识。2014年,市教育局党组研究学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做到一月一研商。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与市教育局签订学校安全、校车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上交安全保证金。在校园安全方面,市教育局本级建立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度与局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县市区及一所市直学校安全工作的“砍土分方”制度;在县市区级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约谈制度、安全工作简报及通报制、学校安全工作“日检周查月报”制、安全工作值班值岗制、安全管理监管制度、食品留样及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安全特派员制度、陪餐制度等。在校车安全方面,建立接送学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六定”(定车、定人、定座位、定检、定线路、定时间)校车安全监管模式,接送车辆“一车一档”制度,驾驶人准入制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定期与不定期、综合与专项相结合的校车安全督查制度等。

另一方面,开展考评考核,强化责任追究。2014年开始,根据《娄底市校园及周边综治和安全工作考评办法(试行)》,对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的安全、综治工作进行考核,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市、县教育局成立常态化的巡查暗访工作班子,对辖区学校进行常态化的定期巡查和不定期的暗访,做到谁检查、谁整改、谁签字、谁负责,破除安全监管“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现象。对于较大安全隐患应当发现而未发现,发现后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并抄送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安全工作中的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行为,进行事前问责,坚决落实暗访督查、约谈通报、挂牌督办、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等制度。

学校师生全面强化防范能力。全市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预防溺水、禁毒等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观看《孩子请不要下水》警示教育片,双峰县还自制交通安全教育的警示片在全县播放。去年市教育局投入12万元印制《娄底市学校安全工作手册》、《娄底市校车安全工作手册》和《防灾与避险》安全宣传资料,免费发至广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全市各学校把安全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规范对教学实验设备、器材和药品的管理,做到安全教育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考卷,强化师生及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家庭和社会全面强化防范意识。全市广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普遍通过《告家长书》、《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等形式,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家校信息的沟通,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市教育局设立学校安全事故瞒报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情况经确认属实的,给予适当奖励,并在相关媒体曝光,提高全社会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热情,同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安全网络,强化政府、社会、民众“安全从零而来,到零而终”的意识。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娄底市齐抓共管全面增强学校安全教育实效

994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