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教育局实施“阳光工程”惠民生
今年以来,岳阳市教育局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推动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正行风、促发展、惠民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三点:
一、 晒问题,找重点
面对问题不回避,不遮掩,真实、干净、彻底地查找问题,晒到“里子”,曝光“底子”。一是“四查四研”。春季开学,将检查和调研相结合。查安全防范、查办学行为、查规范收费、查控流保学;调研特殊学生群体、调研教育热点焦点问题、调研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研教师队伍情况。二是“三进三听”。走进教学一线听建议、走进学生家庭听意见、走进社区村组听呼声。三是“万名教师大家访”。此外,还通过座谈会、民主生活会,收集各种困惑和问题263个,并对照省、市专治文件所列举的问题,和“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七项重点工作”,筛选出25项专项整治重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党组会上班子成员各自认领,并分解到责任科室和责任人。
二、 晒举措,解难点
选择不同难点问题,用法治和阳光办法,对症下药,推动问题的解决。
突出性问题,集中治理。针对教育乱收费、教师有偿家教家养、社会力量非法办学、助学金管理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先后开展了9次督查,排查问题300多个,逐一按问题性质交办整改,整改情况及时通报。同时,按照不同时间节点的要求,召开推进会,评措施、比进度、问效果、查责任。通过四项集中整治,查办教师有偿家教家养案件24个;查处一证多址、发布虚假广告、超范围等违规办学学校47个,取缔非法办学机构62个;办理教育乱收费案件23个,清退违规收费13万元;清缴中职民办学校虚报冒领国家助学资金110多万元。
普遍性问题,综合治理。违规招生、服务不优是教育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岳阳市教育局坚持全盘考虑,统筹安排,综合治理。一方面,阳光招生促公平。通过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阳光招生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严格高中招生“三限”,做到“三不”,即不跨区域、不超计划、不降低分数线。网上报名录取,招生录取结果全程公开。另一方面,阳光服务改作风。建立市、县、校三级“教育阳光服务中心(站、点)”。目前,全市已成立“阳光服务中心(站、点)”245个。
反复性问题,长效治理。基本项目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教辅材料管理、助学金发放、中小学食堂管理等,因监管难度较大,一些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已制定下发了《市直教育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小学教辅材料推荐选用办法》、《国家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还有《市直教育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维修管理办法》、《中小学食堂管理办法》等制度,正在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廉洁性评估。与市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严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操办和参加“谢师宴、升学宴”的通知》。同时,加大检查和查处力度。
三、 晒典型,显亮点
为了大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他们及时发现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并通过内部通报、网上公开、媒体宣传积极推介。如岳阳县加强督查暗访,发现问题现场整改;华容县阳光服务中心全网络覆盖、全方位服务、全过程公开;岳阳楼区分片负责,蹲点查处教师与午托中心联合办班;屈原区将“作风建设"列入学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单独考核并当场通报等做法。市教育局相关责任科室注重制度建设,规范招生秩序,依靠学籍和身份信息系统监管助学金,实行异地专家、异地评审、全程封闭、分数职数双控和专家票决模式开展职评,借力审计强化中小学食堂管理等经验。
同时,曝光反面典型,强化警示教育。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通报7起乱收费案例。在专项整治推进会上,通报整治督查情况,剖析阳光服务中心受理举报、机关作风建设检查、教师有偿家教家养查处等各类案例6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