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采取有力举措确保校园平安
娄底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2013年10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8次召开学校和幼儿园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其中市委书记龚武生、市长易鹏飞、市委副书记徐文龙分别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学校安全紧急会议等重要会议,要求坚决防止学校和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四大家分管领导为维护学校和幼儿园安全献计献策,亲自督办。综治、公安、安监、食药、交警、交通、质监、卫生、住建、教育等部门全面协作,打造了维护学校和幼儿园安全的坚强防线。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学校和幼儿园强化齐抓共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市学校和幼儿园安全工作局面从一度事故频发,到逐步扭转被动,最终实现了持续好转。主要做法及成效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安全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举办安全教育培训班,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安全教育知识进学校和幼儿园、进课堂、进考卷,强化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比如,各县市区普遍开展了防溺水教育,双峰县还自制了安全教育视频资料,在全县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了播放。各学校和幼儿园通过《告家长书》、《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等形式,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和家校信息沟通,提高了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工作人员“一有机会就讲安全、一下基层就查安全”已形成制度与工作习惯,全市上下形成了“把学校和幼儿园安全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第一位”的工作格局,“人人讲安全、时时重安全”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二是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一年来,全市共制定实施了学校和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巡查暗访制度、安全通报制度、安全约谈制度、安全挂牌整治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重大安全隐患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度、陪餐和试餐制度以及学校和幼儿园集中式直饮水卫生管理制度等9项制度,为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市、县政府都调整成立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市、县教育局及学校和幼儿园均成立了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了工作力量。安全工作方式得到了创新,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并施行了《校车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双峰县公安交警大队成立了校车执法中队,这在全省都是首创,大大强化了校车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
三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强,食堂餐饮工作人员、校车驾驶员、学校和幼儿园保安实现了持证上岗,专职保安的数量大幅增加。安全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全市学校和幼儿园已发现的D级危房已全部拆除倒地,校舍改造和重建工作已全面铺开。双峰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改善办学条件,书记、县长亲自挂帅,每位县级领导牵头联系改造一所薄弱学校和幼儿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基本消灭了C、D级危房,合格学校和幼儿园建设也跨入全市先进行列,特别是双峰县甘棠镇用三年多时间,把全镇所辖27所学校和幼儿园中的24所进行了新建或改造,校舍安全有了很好的保障,这些经验值得在全市推广、借鉴。学校和幼儿园食堂条件大大改善,一大批标准化食堂已经投入了使用,这项工作涟源市创造了很好的经验,表现最为突出。国标校车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专用校车占校车总量的60?以上,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冷水江市已全部淘汰了非国标校车,双峰县也将于今年底淘汰到位。很多学校和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建立起了“家校通”信息平台;双峰县、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都已经建好了校车监控平台;冷水江市在中心学校和幼儿园都安装了一键式报警系统,安全监管科技支撑能力有了提升。
四是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从去年10月6日全市确保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紧急会议召开至今,全市没有发生有影响的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与2013年相比,下降62.9%。学校和幼儿园周边环境明显优化,据公安部门数据显示,涉校涉生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校园周边道路普遍设立了交通标志标牌、减速带等设施,校园周边非法经营的网吧、娱乐场所、饮食摊点也得到了有效整治。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级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校园“人防、物防、技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师生校园安全感明显上升。
一年来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在9月份召开的全省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专项工作会议上,友志副省长再次肯定了我市学校和幼儿园安全工作。《湖南日报》、《平安校园》(人民日报社主办)刊发了涟源市的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