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弘扬岳麓书院优秀传统建设文化校园
湖南大学继承和弘扬岳麓书院“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提炼并形成传承书院文化内涵的校训、校风、校歌,成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中国书院博物馆、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出台《湖南大学文化建设实施纲要(2014―2026)》、《湖南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意见》等文件,近年来每年投入600多万元专项经费,组织师生开展祭拜典礼、国学讲学、文化实践,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切实发挥传统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校园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通过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以实践去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树立起对中华文明的强烈认同与自信。
以国学讲坛推动文化交流。一是举办“千年论坛”和“岳麓书院讲坛”,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邀请许嘉璐、余秋雨、余光中、金庸、杜维明、李学勤、葛剑雄、乐黛云等200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登台讲学,并通过湖南卫视、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现场直播,辐射社会。二是举办 “全国高校史哲论坛”,从2012年起,三届论坛的主题分别为“岳麓书院的当代价值”、“国学与现代化”、“传统文化与社会人生”,促进师生传统文化学术交流,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水平。三是搭建国学宣讲大众平台,成立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已在岳麓书院明伦堂举办156期“明伦堂讲会”,并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中华传统美德与个人道德修养”主题等开展系列论坛讲座,促进国学在大众中的普及和传播。
以礼仪教化提升文化修养。一是继承和恢复岳麓书院祭孔礼、拜师礼、成人礼、入学礼等传统礼祭形式,探索形成入学季、表彰季、毕业季“三季育人”教育模式,从开学典礼到表彰典礼再到毕业典礼,使典礼仪式贯穿大学生培育全过程。二是举办“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面向海内外评选“全球华人国学奖”,邀请文史大家齐聚千年学府,共襄颁奖盛典,营造致敬国学的浓郁文化氛围。三是根据《岳麓书院学规》,制订《学生礼仪规范》,对学生在“学习区”、“办公区”以及“日常生活领域”的言行举止提出礼仪规范性要求。
以实践锻炼参与文化传承。一是组建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播与实践服务团,面向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启蒙与宣讲,引导中小学生参观书院、开展学习国学等校外课堂活动。二是组织优秀学生以“游学”方式在省内外开展调研,组织学生参观东山书院、浏阳书院、曾国藩故居、应天府书院、少林寺等对当地文化有着较大影响的各类遗址故居。三是组织专家出版并为学生免费发放素质文化教育读本《我的大学我的家――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史话》,组织学生统一研习并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学生编辑传统文化类电子杂志《吾往》,组建岳麓书院讲习团,鼓励每位学生进行一次岳麓书院义务讲解。四是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共筑中国梦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策划部署征文比赛、电影展播、校史竞赛、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经典舞台剧大赛等系列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传承传统文化。
以新兴媒体助力文化传播。一是在学生自主运营的“千年弦歌”网站设计传统文化学习专题网页,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进行展播。利用“湖大文库”学习资源网上平台分享传统文化学习资料,组织专家编列百本传统文化学习书单,在文库中发布书目信息。二是通过移动版校园查询平台“查湖”、校园资讯微信公众号“湖南大学微生活”和校园知识传播微信公众号“你不懂啦”,以推送和问答的方式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各平台总访问量超过50万人次。三是建设“灵动校园”数字宣传栏,在教学楼栋、大学生园区公寓安装了32块电子屏幕,播放传统文化知识等育人内容。四是依托岳麓书院深厚文化底蕴,打造全国首个校企共建移动教育平台――手机书院,通过手机向师生及社会提供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平台定制用户数量已突破40万,累计体验用户超过3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