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坚持“三个注重” 突出“四个结合”以学生工作考核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湖南大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生工作考核为抓手,坚持“三个注重”、突出“四个结合”,不断完善学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有效调动团队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立足人才培养,科学构建工作考核体系。全校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由规划实施成效、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综合管理等六大版块共18个子项组成。学生工作考核涉及“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方面,包括“本科生教育管理”、“本科生招生就业”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三个子项,共10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94个观测点,学院学生工作考核和辅导员工作考核有效结合,在同一指标体系内同步考核,具体包括学院自查自评、部门考察评估、工作述职评分、服务对象测评、结果审议公示等六个环节,基本覆盖学生工作各个方面。
二、坚持“三个注重”,提升学院学生工作考核内涵。一是注重考核基础工作。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将学生教育管理、学风建设、资助服务、心理咨询、党团组织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等日常工作,作为考核的基础项目进行量化分解,强化过程考核,落实考核指标。二是注重考核“显性”指标。将考研率、挂科率、按期毕业率,以及学生获省级以上的各类竞赛竞技奖项情况、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或在全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典型个人和团队等作为体现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工作影响力的显性指标,赋予不同的考核分值权重,作为考核的加分项予以加分。三是注重考核“底线”指标。将考试代考、安全责任事故、疏于管理的学生意外伤害等重大事件,作为工作的“底线”指标,在考核体系中单列为考核减分项,分值不设上限,评优一票否决。重点考核是否存在事前预防不到位、事中到位不及时、事后处理不得力等问题。
三、突出“四个结合”,引领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一是个人考核与学院考核相结合。辅导员个人考核由个人业绩和学院学生工作贡献度两个部分组成,个人业绩占25%,学院学生工作贡献度占75%。个人业绩包括辅导员服务对象满意度评分和奖惩加减分;学院贡献度得分由学院根据每个辅导员工作实际,按照贡献度和责任度用1、0.5和0三个系数赋值,得出学院每项工作中,每个辅导员的工作任务量和贡献比重,乘以学院考核得分计算得出辅导员的学院贡献度得分。二是过程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为引导辅导员深入学生、深入宿舍、深入课堂,学校定期对辅导员与学生谈心交心的过程记录、听课记录,深入学生宿舍、深入课堂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方面的记录进行检查,编辑《学生工作通报》,强化过程考核。同时,将辅导员围绕工作业务,参与课题研究、公开发表论文以及职业能力大赛等情况纳入个人业绩考核加减分中,占总成绩的15%。三是组织考察与学生评议相结合。各学工部门对辅导员工作业绩进行评价打分的同时,全体学生将针对辅导员深入学生、开展活动等情况进行网上匿名满意度测评,每个辅导员80%以上学生参加测评才为达标,评价得分占总成绩的10%。四是注重考核结果与绩效评优相结合。学校按考核最终得分情况直接核算学院和辅导员的年终绩效,绩效分配与年终考核情况直接关联。考核结果与评奖评优挂钩,学校每年根据学院和辅导员个人的年度考核结果,择优予以奖励,每年奖励年度考核先进单位8个(本科生4个,研究生4个),设立了“学生先进工作个人”、“五江奖教金”、“华为奖教金”等奖项,每人给予4000元至1万元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