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湖南工学院以发展为导向 着力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5-06-01 00:00 【字体:


       近年来,湖南工学院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和自身发展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升全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不断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实施学习培训计划,提升软实力

为培育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学院把加强辅导员的学习培训放在首位,精心设计内容,不断创新形式,完善教育体系,增强辅导员的 “软实力”。一是政策支持培训。学院制定了辅导员的发展与学习五年规划,纳入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实施。计划安排上,将辅导员学习培训纳入校内教师与干部培训的总计划,做到与专任教师学历提升与素质提高同等对待;经费支持上,学院每年设定辅导员学习培训经费,用于辅导员的各类专项学习和培训。二是岗前接受培训。近年来,由于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每年新进辅导员都在10人以上。为使新进辅导员具备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岗位角色,学院坚持了三项制度。其一是集体谈话制度,在新进辅导员报到待分配岗位前,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一起与大家进行谈心谈话,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认同、对事业的信心、对学生的了解;其二是集体学习制度,由学生处组织新进辅导员进行集体学习,全面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册,让他们熟悉学校、熟记制度;其三是集体外培制度,学院依托湖南省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将新进辅导员全部派送到各基地,接受系统专业培训。三是精设专题培训。学生处每月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讲座,就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与疑点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主讲。同时,还根据辅导员的自身实际,有针对性派送参加省、部级辅导员相关专题培训,提升专业核心能力。近三年,学院共送培83名辅导员参加省、部级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危机管理等专题的专业培训。四是跨校跟班培训。学院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建立共享制度,将辅导员分期分批安排到这些学校的相关院系跟班培训,学习他们成功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促进辅导员快速提高工作水平。

二、建立交流研讨机制,提升实战力

学院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积极搭建交流研讨平台,提升辅导员的“实战力”。一是以沙龙促交流。学院成立了辅导员发展中心,开办了辅导员圆融沙龙,规定每周四下午为一个院系(团队)的辅导员集中学习与研讨时间。每次活动定主题、定案例、定人员,分别围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成长成材中的重难点问题,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和辅导员展开交流,让大家“以案说法”,交流 “小”案例、“小”经验、“小”成果,以小见大,感悟事理。一年来,学院已举行了30期沙龙活动,参与辅导员达300多人次。二是以团队促交流。学院自2011年起,将所有学生辅导员按工作主攻方向和学科专业布局组建成若干个团队,以促进他们的研讨与交流。团队成员按照建设目标和要求,围绕共同问题,深入企业学习、调研,然后再进行探讨和研究,目前已形成集体学习调研成果20余项。学校在此基础上,每年评选一批示范团队,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团队的纵横向交流。目前已立项校级辅导员优秀团队10个,其中“湖工人?立德梦”、“芙蓉优梦”、“微你筑梦” 3个团队还获得省级立项资助。三是以竞技促交流。学院每年举办一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所有辅导员登台就基础知识、班情熟知、微博写作、情景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等展示语言表达、沟通技巧、组织策划、协调整合等综合能力。四是以微媒促交流。学院积极利用新兴媒体的育人功能,组建了辅导员微信群、QQ群等,以微信、微博、易信等为载体,将辅导员相约在微,交流育人感受、共话育人经验。

三、加强基层实践锻炼,提升亲和力

为帮助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企情、民情,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推出了辅导员基层实践锻炼计划,用三年时间,将所有辅导员分别送到企业、社区、乡镇分别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体验,以让他们接地气,增强“亲和力”。一是共建辅导员实践体验基地。学院结合专业分布和培养目标,立足衡阳,对接珠三角,与湖南千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皇朝家俱、衡冶社区、岳林镇等15家企业、社区、乡镇共同建设了辅导员实践体验基地,学校还投资20多万元,为乡镇基地配备了基本的学习生活设施,为参加体验的辅导员提供必备的条件保障。二是推行辅导员基层锻炼。学校每年选派辅导员赴基层社区、乡镇、农村挂职锻炼。目前已有六名辅导员分别在衡阳市蒸湘区、南岳区、衡山县、衡阳县等地团委挂职一年;已有50人次分别到体验基地进行一周的全程学习和体验,他们与工人(农民)同劳动,共生活,了解民情,见证发展,感悟人生。三是深入学生家庭体验。学院为进一步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每年寒暑假,分别组织部分辅导员赴一些学生家里,进行家庭现场体验,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亲历父母对儿女的期盼,体验父母育儿之心,强化自己育人之责。

四、拓展科研创新平台,提升研究力

学院以实施辅导员提升工程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和实际所需,积极拓展科研创新平台,提升辅导员的“研究力”。一是设立思想政治专项课题。学校在科研立项中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引导辅导员围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理论、难题与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提升辅导员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研究水平。目前,学院辅导员承担省、部及校级专项课题达50多项。二是设立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鼓励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凝练工作特色,打造工作品牌,塑造精品项目。目前学院已立项建设精品项目28项,有力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三是设立新进辅导员工作培育项目。为使新进辅导员集中精力做好育人工作,学校规定新进辅导员三年内不担任专业教学,每人给一个工作培育项目,给予较高的经费支持,帮助他们三年内结合岗位工作形成可借鉴复制的经验。四是建设辅导员特色成长辅导室。自2013年起,学院投入80多万元为每个二级学院建设“辅导员成长室”(又叫圆融心语室),辅导员利用圆融心语室为学生开展成长辅导,探讨工作对策,服务学生成长。

五、完善考核激励措施,提升向心力

为激励辅导员干事兴业,营造奋发向上的竞争氛围,学院建立多维度、全方位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的“向心力”。 一是出台了《湖南工学院辅导员工作规定》。对辅导员的职级、晋升、待遇、考核与奖惩等进行了具体规定,使辅导员考核奖惩有章可依。二是创新考核方式。将辅导员月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将工作业绩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注重校、院两级考核主体的协调,加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畅通晋升渠道。落实辅导员职务评聘和职级定级双轨晋升机制,在职称评聘时,辅导员指标单列,标准单定,确保工作有实绩的优先评聘;学院党委每年对辅导员定级进行一次研究,现学院辅导员职级晋升已实现了常态化。同时,学院将辅导员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形成辅导员队伍多向分流的职业发展机制。四是及时推优评先。学院每年度开展一次“模范辅导员”评选,每人奖金6000元。对每年考核优秀的辅导员,还单独奖励一个研究项目。同时,学校还积极培育各类典型,先后有30多人次受到省级以上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其中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曾喜云、计算机信息与科学学院辅导员周艳红两位辅导员分别荣获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六、注重心理素质拓展,提升和谐力

辅导员美丽、阳光、和谐心灵是科学育人的保障。学院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活动,释放心理压力,保持健康心理,提高辅导员的“和谐力”。一是定期心灵对话。学院每周二上午召开学生工作例会,听取辅导员的工作体会和计划,解疑答惑,帮助解除辅导员心里之困;辅导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或经历重大活动后,学工处、相关院系的领导与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以解心里之压;职级晋升与评优期间,及时与没有入选的辅导员谈心谈话,引导辅导员平和对待,消除心里之误。二是定期户外拓展。为丰富辅导员业余文化生活,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学院定期组织户外拓展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愉悦心情,增进友谊。如先后组织辅导员到衡山抗战纪念馆、石鼓书院、陆家新屋等历史文化景点参观考察,组织辅导员到省内规范的素质拓展基地进行体验训练等。三是定期团队辅导。为促进辅导员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学院每两个月组织一次辅导员团队辅导,取得了较好成效。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湖南工学院以发展为导向 着力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994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