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地方治理现代化
中南大学积极发挥管理、法学等国家、省重点学科优势,立足湖南,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服务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取得明显实效。
成立全国首个地方治理研究智库。学校参照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模式,与国际国内相关机构密切合作,成立全国首个致力于研究地方治理现代化问题、培养地方治理人才的地方治理研究院。研究院形成跨学界、实务界的管理及学术两支队伍,整合校内校外两个资源,在地方治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协同攻关。研究院设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省政策研究中心、地方治理评估中心、大数据治理研究中心,推进城乡治理、城镇化、县域治理、治理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和咨询工作。争取在3-5年内,将研究院建设成为服务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库、权威“地方治理现代化评价机构”、我国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大数据库及人才培养基地。
立足地方治理主动进行学术研究。学校在“地方治理”研究方面聚集了一批重要学者,同时还建有“舆情与民意调查中心”、“网络电话调查室”等研究中心,多位教授被聘为湖南省“为改革攻坚献策”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围绕地方治理、地方治理评估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先后获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和3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60多项省部级社科基金立项,承担湖南省、贵州省各地市部门“十三五”规划和咨询等地方服务课题100余项。成立的地方治理研究院围绕“两型社会”、“四个全面”的湖南战略布局、“互联网+”区域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地方治理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并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同时充分发挥研究平台作用,多次承担湖南省政法系统社会稳定风险培训工作、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工作和省基层医院管理人员培训,并受邀在全国人事干部培训会上做专题报告。
面向民生服务地方治理现代化。学校“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深入开展标准体系研究,其成果被湖南省政府采用,并由省政府对全省发布12项“两型社会”系列标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承担多项与社会冲突相关的国家、省部级课题,相关成果获湖南省充分肯定;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研究基地关于“中国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研究――以湖南省‘3+5’城市群为例”阶段性成果纳入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方案》,被省委、省政府采纳,产生较好效果。法学学科在地方立法工作中承担重要的咨政工作,牵头负责我国首部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省级政府规章《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地方性立法工作,并参与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关文件的前期起草,其基本医疗服务法制化研究成果被国家采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研究成果也陆续发表于《红旗文稿》、《人民日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等高水平期刊,方向负责人担任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会会长。学校《推进县域城镇社区管理的五点建议》、《民族团结视角下内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优化方向及路径选择研究》等多项成果获中央和湖南省有关领导重要批示,入选湖南省“为改革献策金点子”。此外,学校在“两型社会”区域医疗服务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力与绩效评估、农民工政策、区域公共管理、公立医院改革、社区社会保障、地方社会组织、养老服务、城市治理与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也均在学校和社会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