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反分裂斗争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湖南大学多措并举,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了由少数民族学生临时党支部牵头,主题为“加强引导 营造氛围 贴心服务”的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让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少数民族学生素质提升等各个环节。
多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抓宣讲,支部牵头组织学生参加“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防范三股势力,加强民族团结”等主题报告会;以学院为单位开展“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的入学教育辅导报告。组织全校各班级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二、树典型,开展了少数民族学生“学雷锋”示范岗创建活动,每年评选10个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示范岗;选好、育好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典型,重视典型示范作用发挥,形成典型带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三、促交流,每年支部联系校党委书记与全体少数民族学生举行座谈会,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将解决实际问题与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临时党支部定期组织各学院辅导员、学院支部支委以及本支部成员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探讨和交流。
多方面做好贴心服务。学业上帮助。与各学院党支部联系,针对每一位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三帮一”工作机制(即一名老师、一名党员、一名学生干部),涌现电气学院博士生导师滕召胜、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王祚亮、马克思主义学院龙兵副教授等育人典型;依托支部开展了素质提升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汉语演讲、礼仪礼节、就业指导、生涯辅导等,深受少数民族学生欢迎。经济上帮扶。每年寒暑假给予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发放返乡交通补助,给予少数民族毕业生发放就业交通补助,安排专项资助经费用于他们的日常困难补助;主管校领导每年都到留校过年的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寝室进行慰问,组织全体留校少数民族学生吃团年饭。组织上关怀。制定“手牵手”支部共建联系表,学武团党支部每名成员负责6-8名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形成结对子关系;结对子成员,要求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见面会,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予以指导帮助。生活上关心。在学生公寓开辟少数民族学生临时党支部活动室、民族文化活动室、民族艺术排练厅等场所;在学生宿舍区专门设立了三个清真食堂,引入专业清真餐饮公司;每年遇藏历新年、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时期,认真策划组织藏族、穆斯林民族学生举行民族特色文艺晚会,使远在他乡的学子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