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烈的省会担当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长沙市把握正确方向、担当省会城市责任,聚焦重点任务、抓好落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向上向好的态势,不仅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而且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1、落实工作责任。长沙市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领导班子多次深入高校调研,并到湖南师大、长沙学院为师生们作形势报告。夯实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完善工作机构。2007年,长沙市教育局增设高等教育处,指导市属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2009年,市教育局党委率先在全国成立了民办教育党委,负责全市民办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2013年,成立高等教育工作管理协调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市长任顾问,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任主任,统筹协调在长高校和市属高校工作,保证市属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3、抓好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长沙学院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强化高校各类阵地建设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讲台。
二、担当省会责任,着力打造良好育人环境
1、营造优美清爽的校园环境。建设岳麓山大学城,对“两山一湖”(天马山、凤凰山、桃子湖)进行综合整治,显著改善高校周边的环境。以实施拆违控违行动为契机,对后湖片区实施了提质改造,让师生出行更便捷、生活更宜居。以实施造绿复绿行动为契机,在高校周边修建公园、绿道、绿带,为高校师生提供高品质的绿色福利。以实施社区提质提档行动为契机,对包括高校家属区在内的老旧社区进行提质改造,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以实施最严城市管理为契机,加大对校园周边秩序的整治,着力营造整洁、有序、通畅的学习环境。
2、培育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组建全国道德模范宣讲团,开展“百姓情怀进校园”活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深入开展网吧专项整治、“扫黄打非”、荧屏声频净化等行动,净化高校师生的文化环境。对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和部分游泳场馆免费开放,让大学生享受公共服务、感受社会关爱。连续三年举办长沙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青春激扬、阳光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3、打造创新创业的成长环境。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讲道理和办实事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人文关怀。近年来,长沙先后打造了大学创新创意园、后湖国际艺术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服务中心、岳麓科技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并在场地、政策、资金和经营指导、项目孵化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六年来,累计有161个项目获得无偿资助,总金额达到1062万。长沙高新区建设1000平方米的创业苗圃、创业咖啡和会议活动场地,为创业者们提供6个月全免费的拎包办公场地。组织“就业春风大行动”专场招聘活动,搭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开展芙蓉学子、圆梦行动等公益助学项目,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1、弘扬雷锋精神,提升大学生道德境界。依托雷锋家乡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道德实践活动,推动“雷锋超市”、“雷锋故里道德讲堂”进校园、进课堂,选树大学生学雷锋典型,引导大学生传承雷锋精神。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率先提出“培养雷锋式职业人”的教育理念,成立“雷锋职业精神研究基地”,先后立项7个雷锋职业精神课题(项目),初步完成高职院校“雷锋式职业人培育模式”的理论构架。今年,“雷锋式职业人培育工程”在全市高职院校全面实施。
2、联动在长高校,共建大学生道德高地。积极联动在长高校打造实践育人新载体,校地双方建立网络平台和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增长才干。长沙市志愿者联合会指导在长高校创建“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99家,共组织14万名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韩足球赛、长沙国际马拉松赛、“美丽长沙 文明地铁”、中部农博会等活动,持续开展保护母亲河、关爱农民工子女、阳光助残等志愿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加强网络引导,凝聚大学生正能量。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建立“1+N”校地合作平台,建成全省首家长沙青年新媒体研究中心实体化阵地,组建了800多人的青年网评员、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联合省会高校校园新媒体开展了“我是新生我最美”“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致敬为梦想奋斗的青春”“文明长沙随手拍”等集中发声活动,微博总浏览量超过200万。善于用网言网语摆事实、讲道理,面对麓山南路树木移植网络舆情时,有组织地发表评论,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