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着力”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查问题、找差距、促整改、思变革,谋发展”的工作方针,把好学院思政工作的“脉”,找准学院思政工作存在问题的“症结”, 通过“五个着力”,切实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向深入,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第一,健全制度,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一是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如针对士官生的管理,明确士官生中有成绩不合格的由各二级学院上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汇总后上报学生处,有思想政治问题的由各党总支书记或主持工作的副书记汇总后上报学生处,有军事训练问题的由士官大队上报学生处,所有问题由学生处视情况上报院长办公会研究处理。二是健全相关制度。及时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研究制定《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新的思政工作标准,对标执行。三是强化制度宣传学习。通过教研活动、支部学习和工会学习等多渠道强化对相关制度的宣传学习和领会。四是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学院纪委专门成立巡察工作办公室,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项督察督办,特别是对学院党委安排的重点工作、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一一给予督办和回复。
第二,引培共进,着力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一是加强学院党委自身建设。注重以上率下,要求教师和学生党员做到的,党委成员必须首先做到,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党委班子成员依托党校为学生授课,在全院形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二是加大思政人才引进力度。组织人事部门和思政教研室协同加强对思政人才的引进。三是加强教师管理。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将思想政治要求作为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和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四是加强对现有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和辅导员进行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入部队跟班学习等。
第三,深化改革,着力增强课程教学有效性。一是协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二级学院、教务处和公共基础部协同深入研究,合理设置思政教育内容,形成课程育人合力,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就士官生思政课程内容而言,将军政理论课纳入教学课程体系计算学分,把党的创新理论、军队优良传统、时事政策和形势任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教学计划,加大党史军史教育宣传力度,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历史使命教育和战斗精神教育。二是深化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改革。聚焦教学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这一突出问题,根据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建立定期教学研讨、教学难点问题联合研究、理论与实践交互深化等日常性、基础性机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积累真实教学素材,让思政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三是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拓展平台和载体,丰富内容和形式,加强与湘潭、韶山、楠竹山党委政府、楠竹山街道社区、行业企业和部队合作共建学生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军事训练等育人功能,还组织开展学生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以文育人,着力打造军工特色校园文化。一是巩固校园文化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学院制度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贯穿于育人全过程。深入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校园读书节和创新创业大赛、技术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理念,把学生宿舍建成“思想教育、文化交流、行为养成”的素质提升基地。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服务,不断增强学院学联会、社团联合会的工作活力。强化网络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起来,吸引学生主动靠近、自动连接。二是强化红色文化育人。充分利用学院濒临韶山,依托兵器工业办学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教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新内涵,在校园文化创建中凸显红色基因,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兵工文化、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大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光辉历史教育。
第五,夯实党建,着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明确规定党支部的设置组成、职责要求及组织生活的次数、内容、形式。选齐配强党支部书记。二是激励师生党员当先锋、做表率。学院教师队伍中党员比例占64%以上,学生党员比例占3%,要切实从严管理师生党员,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责任意识、阵地意识、使命意识,严肃党组织生活,始终坚持开展好“三会一课”,强化党性锻炼,使他们成为模范遵守党章党规的带头人。三是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养。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养培训,每年至少举办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1期发展对象培训班,探索开办符合士官学员特色的专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通过培训,引导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深化对党的认识。四是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程序。严格按照规定发展党员,进一步明确手写入党申请书等要求。党委班子成员直接联系重点教师和学生发展对象,党支部选择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和介绍人,发挥“专业导师”和“政治导师”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