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依托农村电商精准扶贫 拓展学生创业教育"实战平台"
中南大学把握“互联网+”经济新形态,组织学生赴学校定点扶贫县江华开展农村电商创业行动,创新精准扶贫切入点,构建高校创业实践教育新平台,有力推进服务地方与立德树人两结合、两提升。
依托“互联网+”,创新精准扶贫切入点。学校把握“互联网+”给县域及农村经济带来的机遇,以农村电商为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切入点。一是开展可行性调研。2015年底,先后组织3批次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社会政策专业博士、硕士生赴江华开展电商扶贫可行性调研,调研成果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后,确定了“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深入挖掘当地资源产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当地脱贫致富”的扶贫思路。二是挖掘提升产品品牌及附加值。根据当地优势,引导学生创意团队开发瑶乡雪梨、玫瑰香柑、瑶浴草药包等“纯天然”农产品,打造红色景点之旅、瑶族文化风光之旅等“原生态”旅游项目,设计了原木画、根雕、瑶族织锦等“民族风”文化产品。三是积极拓展电商销售市场。支持学生团队依托校友企业开拓广东、深圳及东南亚电商销售市场,学生团队还将当地基础教育设施捐赠打造为公益众筹项目,在电商平台接受社会爱心人士认购。
突出“问题导向”,带动群众参与受益。学校瞄准江华电商发展现实瓶颈,开展“三位一体”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行动。一是通过创业实战计划解决电商意识不够强的问题。2016年,投入40万元立项支持100支学生创业团队赴江华开展电商创业。87个团队通过微店、淘宝等建立线上营销渠道,42支团队开始线上营销,部分产品还远销俄罗斯,给当地带来了依靠电商致富的新风气。二是通过创业帮扶计划解决基层百姓不会用的问题。2016年7月,70余支学生团队与当地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户结成“1+1”帮扶对子,开通网络销售平台80余个,手把手教会当地群众使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校友企业深圳金立公司一次性捐助智能手机200台,解决了贫困户没有互联网接入终端的难题。三是通过培训计划解决电商人才不足的问题。2016年8月,校团委依托江华县职业中专设立江华青年电商人才培训基地,举办首期青年电商人才创业培训班,20余名学生创业团队成员讲授网络文案写作、简易摄影技术、电商平台操作等课程,对江华县农村淘宝合伙人、待业青年、中高职毕业生在内的近百名学员进行了系统培训。
优化实战环境,推动创业教育见实效。学校通过农村电商扶助行动,拓展实践育人平台,优化创业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在基层一线和市场浪潮中经受锻炼。一是深化了理想信念教育。学生们与基层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密切了与群众感情,激发了创业成才、服务人民的内在动力。二是提升了学科专业素养。学校市场营销、文化传媒、信息技术等专业学生,将学科理论与创业实践相联系,将“书本知识”变成了“现实行动”。三是增强创业实践能力。学生头脑中的好点子、好主意通过团队合作、方案策划、项目执行、反思总结变为现实生产力,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学校商学院余振宇团队开发“惠购宝”电商平台,成立惠农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帮助当地桔农实现当年增收5万元,该创业计划也获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电子商务专项赛(创意类)金奖(全国仅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