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科研管理服务 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湖南商学院瞄准“双一流”,打出“改革牌”,坚持抓好学科建设、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2016年,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实现了突破,全年立项科研项目199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等。
一、 改革:改出活力
为适应科研和学科建设新形势发展要求,学校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大力改革。遴选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并适当吸纳高水平的青年教授博士,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学术治理机构。学科建设瞄准“高峰、高原”,科学研究向“高端化”迈进,一方面,加强校院二级科研管理,在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先后修订并出台《湖南商学院科研成果与创新领军人才认定标准及奖励办法》《湖南商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湖南商学院二级学院科研工作量考核管理办法》等;另一方面,加强项目驱动,为培育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校出台《湖南商学院创新驱动发展(2016—2018)行动计划》《湖南商学院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方案》《湖南商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等一批新制度,组织立项10个青年教师创新驱动计划项目。这些新制度既是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催化剂,同时也为教师潜心开展科研工作保驾护航,促进了形成充满活力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二、 激励:激发潜力
推行科研工作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纵向发包科研考核目标和下达专项科研任务,核定每个二级学院的深时量,考核结果与二级学院总体绩效工资挂钩,同时推出点对点的个体科研绩效考核,从而激发了二级单位和教职员工参与科学研究的活力。为鼓励教职员工积极申报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学校加大项目申报奖励力度,给予申报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者5000元的奖励,给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者2000元奖励。为了让师生们开阔学术视野,学校邀请了20余位院士、长江学者、杰青来校讲学,举办了50多期麓山大讲堂,丰富了交流平台,拓展了学术视野。
三、 服务:增加动力
为加强项目申报辅导,在国家自科项目和国家社科项目申报前,学校聘请专家为申报者做辅导报告;专家一对一指导申报书进行反复打磨,提高申报书的质量;推进管理信息化,开发并启动新的科研管理系统,大幅度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对科研处网站进行改版,实现全校科研和学科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精细化科研服务,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