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富民强省贡献力量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7-05-23 00:00 【字体: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十几个培训项目,培训范围涉及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师资培养、成人教育、管理干部等多个方面,先后被评为“农业部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培训基地”、“全国十佳农民创业培训基地”等。

一、“三三制”分层调研,确保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

按“市局、县局和培育对象”三个层次和“专家教授、县生产技术专家和培育对象”三种成分开展调研,多方了解培育对象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培育方案。组织专家团队会同各县市农业局相关人员实地考察,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座谈,发放调查问卷(占培育对象的30%以上),分析、了解、整理农民的培训需求,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二、精心组织,分段实施,确保培训有序进行

组建由学院专任教师、科研院所专家、当地农技推广专家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要求,反复修改培训内容,制定授课计划,精心遴选任课教师。每次集中学习都采用“理论引领+基地教学做一体+个性化技术指导+生产实践”的四个环节进行,各环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穿。打破了以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互动、强调启发式教学。把班级办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如株洲蚕桑班,炎陵水果班,分别在株洲县南阳桥乡乘霞垅村、洲坪乡马洲村、炎陵县霞阳镇中团村办班,根据不同作物的农事季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教学工作。

三、多样化培训方式,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教学工作做到“三个到”、“四个确保”。“三个到”即:1、技术培训到村;2、技术资料到手;3、技术指导到人(到田)。“四个确保”即:1、确保培训内容实用;2确保培训时间与农时相结合;3确保参观考察有实效;4、确保跟踪服务到位。打造“基地+专业教师+职业农民”培训服务模式以当地驻村企业或合作社为基地,利用基地对当地致富带头人或农民开展培训,探索造血式精准扶贫方式。2016年以来,学院在炎陵县、安化县、沅陵县、新晃县等10个县级区域,开展了炎陵黄桃新技术、安化黑茶网络营销技术、沅陵休闲渔业、新晃高山蔬菜等一系列培训,共培训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农民等1100余人次。发挥基地现场教学示范作用。把课堂放在生产示范基地,教师操作示范,学员实际操作,教师讲评,现场评比等互动教学环节,多次组织学员到身边和外地有看点的现代农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地进行现场观摩教学,组织专家对相应的设立条件和扶持政策进行宣讲,对激发学员创业热情、规范经营、合作办社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富民强省贡献力量

994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