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创新十项举措 夯实校园安全
宁乡市2016年3月获评为湖南省首批“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市区”并接受全省现场观摩,同年9月被确立为湖南省第二批(2016年—2020年)立项县(市)。近年来,宁乡市积极智慧创新,形成十项常态举措,有效夯实了校园安全。
立体式宣教。所有学校坚持“一月一演练、一月一主题、一周一节课、一天一分钟”的“四个一”安全常态教育,并列入教育局对学校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必检内容。教育局与各部门建立常态宣传教育协作机制,多途径、多方式开展各类“安全知识进校园”“小手牵大手”等活动,浓厚安全教育氛围。从社会到学校、校外到校内全面协同,打出“组合拳”、形成“立体战”,努力保障师生平安、校园和谐。
智能化监控。2015年建成全省首个县域校园安全监控指挥中心。立足“智慧宁乡”建设,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系统、校车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学校幼儿园高清监控视频全部接入教育局监控中心,实现三网合一、联网联控。安排专职人员每天对校园安全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开展全天候实时动态监控,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即时介入反馈处置,防范问题于未然;并将相关记录在册的情况与各学校年度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互联网+校园安全”效果彰显。
专业化安保。在2017年市财政投入350万元购买121名专业保安服务学校的基础上,2018年市财政新增210万元(共计560万元)购买121名专业保安进一步充实学校人防力量;往后每年市财政加大购买专业安保服务力度,确保学校安防水平逐年得到提升。
台账式管理。从学校安全管理实际需求出发,自2006年始,不断修订完善《宁乡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操作手册》《食堂商店进货索票索证记录本》《食品留样记录本》《消毒记录本》《学生用车接送登记簿》《外来人员出入校园登记本》《学生出入登记本》《学校安全工作督查手册》等8本台账,免费发放到每一所学校(幼儿园),要求各学校(幼儿园)明确台账管理责任人,强化域内所有学校(幼儿园)安全规范化、痕迹化、程序化管理。
月末式讲评。每月末坚持一次系统安全工作讲评调度会。对上月全系统各学校工作开展情况下发表格式通报,以数据说话、以实效为证,与各学校月度安全工作绩效考核计分直接挂钩,奖优罚劣;对当月工作做出清单式布置,分项列出工作任务、落实要求、完成时限等,让各学校在千头万绪的各项工作中能有计划、有顺序地一一对照落实。表格式通报与清单式布置每月循环往复,有效避免工作开展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突出闭环管理、凸显工作落地。
过程性考核。将各学校年度年终结果性考核与每月过程性考核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监管,对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情况分项目、列明细每月一考核、每月一通报,强化学校过程管理,让各学校对照考核通报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补齐短板,提升工作。
问责式推进。视隐患如事故,变事后问责为事前事中问责,将问责前置。去年至今年9月共启动安全隐患事前约谈和问责5次。18个责任单位、24名相关责任人被事前问责。以此破除模糊认识、真正触及灵魂,起到较大的警醒震慑作用,进一步倒逼了安全责任的落实。
交互式检查。全系统学校点多线长面广,克服机关用车紧张、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发挥基层学校主观能动性,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一次全系统学校之间的交叉检查,发现典型、查找问题,相互学习、多方借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促进共同提高。
“解剖式”巡查。对安全隐患较多或问题突出的学校,教育局局成立联合巡查组,对其校园安全工作进行“解剖式”巡查和全方位“体检”,并出具精准巡查反馈报告,要求针对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坚持问题导向,哪里问题多、哪所学校问题突出,教育局“解剖式”巡查工作就延伸和覆盖到哪里。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各学校安全管理均衡发展。
法治化保障。推进依法治教,教育与司法部门合作全面开展法律顾问进校园,率先出台《宁乡市学校法律顾问工作规程》,落实全市60所学校法律顾问配备工作。各学校每次与法律顾问签订一至三年的聘用合同,考虑学校实际承受能力对所聘法律顾问不同层级支付五千至贰万元不等/年的法律顾问费用;所聘法律顾问全方位为学校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服务,有效防控、化解学校办学风险和涉校涉师涉生矛盾纠纷,进一步提升依法治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