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从严从实开展高校党支部书记全员集中专题培训
2018年是我省教育系统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也是实施基层党支部“五化”建设的开局之年。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年初工作计划,为切实推动高校党支部“五化”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促进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省委组织部组织指导处的具体指导和共同参与下,省委教育工委首次组织开展了我省高校党支部书记全员集中培训。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三性”。一是突出政策性。在系统梳理中央和省委有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全面对标省委组织部出台的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对标教育部“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先后制定出台《湖南省教育系统党支部分类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落实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方案》《2018年全省高校党支部书记培训方案》,本次培训重点是对上述政策文件内容加以解读和阐释,让每一位支部书记做到应知应会。二是突出针对性。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培训之前,通过电话函询、现场走访等方式,先后对省内21所公办高校和15所民办高校进行调研,举办6次征求意见座谈会,理清思路、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全面梳理党支部建设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整理出支部政治功能弱化、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党支部书记责任意识不强、履职能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好等5个方面15项突出问题。始终坚持问题意识,紧紧围绕支部“五化”建设的主题,细化20余项举措,将解决问题贯穿培训课程始终,专家讲座过程中,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三是突出实效性。此次培训涵盖全省105所高校,共有7947名师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党组织书记参加培训,实现全省高校党支部书记、二级院系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培训通过大量贴近高校、贴近实际、贴近身边的鲜活案例,分析问题、阐述理论、指导实践。
狠抓关键环节,严把“三关”。一是严把“组织关”。成立了以工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针对培训范围广、规模大、人员多,人员需跨校流动,会务和后勤保障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制定下发详实的培训操作手册,全省高校划分四个片区组织开展集中培训,由17所高校承办,其他88所高校按照地域就近的原则安排到所在片区高校参加培训,每期集中1天时间,每一片共4期,明晰各承办学校和参训学校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一期一负责人、一校一负责人、一片区一负责人”,并向每个片区派出2名督导员,对每场培训进行跟班督查。二是严把“课程关”。在全省范围内遴选确定12位威望高、专业强、资历深、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建专家,3次召开专题会议对讲授的内容进行研讨,围绕支部“五化”建设的主题,制定授课方案、确定讲授提纲,分《怎样当好新时代高校党支部书记》《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建设》和《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建设》三个专题进行讲解,同时开展集中备课,撰写案例、讲义和课件,分专题组织试讲和讨论,制订测试试卷,并6次集中打磨修改后定稿。三是严把“考核关”。安排专人负责对每所学校参培人员进行严格考勤和培训纪律。组织全体学员进行知识测试,对考试不合格或因请假缺席培训的支部书记,将名单反馈给各高校,由学校组织学员进行补考,同时将培训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全省高校党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中。
坚持以考促学,实现“三提高”。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培训充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将原著、原文、原理贯穿始终,一些支部书记原来存在的对基层党支部的作用、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清,抓党建工作流于形式以及重业务、轻党建等问题得到了有力的纠正。二是提高业务水平。培训重点对基层党支部的主要任务、职责定位以及支部“五化”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讲解。湖南师范大学结合本次培训,还组织了2天学习培训,统一发放了《党支部工作图解》等学习材料,以便党支部书记对照学习,进一步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三是提高工作能力。培训提供了大量常见的、关键性的工作案例,处理问题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均作了一一解答。从本次培训测试结果来看,及格率达99%,90分以上的占比达74.1%。
注重总结提升,明确“三化”。一是系统化。进一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中央《2018—2022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即将出台的《2019—2023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省委组织部出台的“五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整合内容、统筹资源,强化学习培训的系统性。二是精准化。进一步细化培训方案,优化课程设计,充实工作案例,坚持“以案释法”“以例释规”,增强工作案例的生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使课程更贴近实际工作,更有效地帮助支部书记改善工作。三是常态化。健全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依托党校、培训基地等,结合全年重点工作,每年定期对高校各级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红星网、红星云等“两微一端”,灵活开展专题学习、征文比赛等活动,丰富学习载体,形成在线学习、互动交流、网上考核、定期通报的良性运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