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娄底建立“四项机制”为校车安全保驾护航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8-10-31 00:00 【字体:

娄底市现有学校1852所,学生70万名,校车1140台。近年来,娄底市把校车安全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全力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淘汰非国标校车,全方位加强校车管理,近10年来没有发生校车安全事故,有力保障了学生的生命安全。

建立安全责任机制,形成完整的校车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将校车安全责任压实到底。在全市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校车安全责任意识,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协同抓的安全工作体制,从市委市政府到乡镇社区,将安全责任层层压实。早在2013年娄底就制定了《娄底市校车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乡镇属地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车管理责任体系。二是全面落实校车管理模式。严格落实校车“六定”管理制度,定人、定车、定检、定座位、定线路、定时间。同时建立校车驾驶员队伍管理模式,严格核准校车驾驶员资质,每年定期培训,各用人单位同校车驾驶员签订一年以上时限的劳务用工合同,按照不低于本地区驾驶员平均工资的120℅确定报酬,并购买好“五险一金”,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校车驾驶员队伍。三是建立校车督查考核制度。对校车日常监管实施痕迹化管理,校车驾驶员日日查,使用单位周周查,乡镇校车办月月查,市、县校车办随机查,严格落实了“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制度。各县市区将校车日常管理纳入幼儿园年度办学水平评估及普惠性幼儿园评估内容。

建立网络监管机制,确保校车运行全掌控。一是借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实时监控网格化。2016年底,娄底全面建立“互联网+校车”监管模式,校车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全部投入使用,实现了校车安全市、县、乡、校四级联网联控。监控人员分块包干,对辖区内校车运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校车违法违规行为,自动将监控视频作为电子违法证据固定后移交交警部门处理,并通报教育部门。二是实行网格化管理。各级安监、教育、交警、交通等部门分工协作,充分履职;市、县教育局建立了党政班子成员挂点督查制度,对校车实行分片包干督查监管;校车办专职工作人员按照划片管理模式,对校车进行分片分区管理;各乡镇实行“一镇一领导”“一园一干部”“一车一民警”的工作机制,确保校车责任全员化、监管全过程、运行全掌控。

建立要素保障机制,夯实校车安全管理基础。一是加强经费保障。市、县两级政府将校车安全管理经费、校车运行奖补经费、校车安全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一般预算。2017年,市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奖励全面淘汰了非国标校车的县市区,各县市区也拨出专款奖补新购国标校车,并设立了安全运行奖。二是配套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加大投入,硬化校车通行道路,在临崖临水等危险地段设置防护栏、隔离带和安全警示标牌。三是强化监管力量。每个县市区校车办配备5-8名专职监管人员,乡镇校车办配备3-5名专职监管人员。相关人员均从安监、教育、交警、交通等部门承担监管职责的岗位抽调,不因人员异动而缺位,组建了监管人员“常备军”。

建立巡查执法机制,将安全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一是网上巡查与实地巡查相结合。除充分发挥校车安全监控平台的重要作用外,还强化了微信监控,所有县市区、乡镇都建立了校车监控微信群,在群里实时发送值班监控信息与校车运行信息。与此同时,强化路检路查,特别是加强了对校车运行线路与校车运行状况的实地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解决。二是执法查处与属地监管相结合。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明确三中队专管校车,双峰县、涟源市设立交警校车中队,未设立校车中队的县市区明确专门警力。压实乡镇办事处属地监管责任,除监管正规校车,还由各乡镇负责摸排非法接送学生车辆信息,协同相关部门严厉查处。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非法接送学生车辆11台,刑事拘留2人,取得较好的震慑效果。三是绩效奖励与责任追究相结合。对安全运行的校车,市、县两级实行绩效奖励,年终评优评先。如娄新化县对全年无安全事故、无违法违规行为的校车,按300元每座每年的标准给予奖励。对校车违法违规行为,情况严重的予以“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同时在辖区内进行警示通报。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娄底建立“四项机制”为校车安全保驾护航

994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