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会议暨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现场推进会召开
全省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会议暨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现场推进会在宁乡召开
李友志副省长指出,要找准推进全省高校“三个发展”发力点,要朝着办一流的高等教育目标迈进,努力促使部分高校创办成中国一流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努力促使一部分学科成为全国一流学科
11月27日下午,全省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会议暨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现场推进会在宁乡召开。
会议举行了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入驻项目签约仪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友志,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庄钊文,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省政府办公厅巡视员黄卫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小春,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等现场见证。
李友志副省长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对加快推进我省高校“三个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小春主持会议。
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就《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意见》作起草说明。
与会代表走进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入驻企业,实地观摩考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高等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助推全省各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已成为我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11月27日,全省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会议暨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现场推进会在宁乡召开,为着力打造湖南高等教育升级版、加快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我省转型发展吹响了强劲号角。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友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庄钊文,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省政府办公厅巡视员黄卫东出席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小春主持会议。会上,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就《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意见》作起草说明,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致欢迎词。
会议正式举行之前,与会代表首先来到宁乡高新区实地观摩了湖南大学科技产业园的项目运营情况。大家走进湖南红宇耐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长沙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驻企业,现场了解了校企合作打造技术创新、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实际效益。随后举行的签约仪式上,湖南中大新能源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南科加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与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正式签订入园协议,至此,该园区已落户21家企业,其中10家企业已投产,其优惠的政策、良好的发展环境正成为吸引各高校、各高新企业纷纷入园发展的“法宝”。签约仪式上,长沙医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安博教育集团还与香山大学城签订了入驻合作协议,位于宁乡沩东新城、正在崛起的香山大学城正受到越来越多高校和相关企业的关注。
会上,围绕文件起草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王柯敏厅长对《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意见》的起草作了简要说明。王柯敏表示,即将出台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意见》,是基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期普通本科高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着眼“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而出台的一个重要文件。
王柯敏表示,在文件的起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了“必须贯彻党和国家高等教育新部署,必须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必须破解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新难题”这三个总要求,注重了顶层设计,注重了问题导向,注重了综合改革,注重了分类指导。同时,文件提出了着力推进全省高校“三个发展”的重点举措,拟在“八大工程”实施上狠下功夫,即着力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高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高等教育信息化工程、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工程。为深入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文件还提出将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政策保障、评估保障,努力促进我省高校“三个发展”取得实效。王柯敏还希望与会代表围绕征求意见稿,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认真思考,深入讨论,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力争形成指导“十三五”期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和全省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李友志副省长对文件的起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具体要求,对加快推进高校“三个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既是发展之需、转型之要,也是民生之本。从前几年的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来看,我们通过高校化债等多种举措,为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破解了系列障碍,打通了通道,奠定了一个好的发展机遇期。同时,我们着力推进高校“三个发展”,适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接了当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符合湖南的省情实际,符合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各部门、各高校要切实增强推进高校“三个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推进高校“三个发展”,是高校寻求新的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选择,是教育服务于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各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一定要站在全局高度,加深对“三个发展”的认识,增强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李友志指出,要始终以创新发展理念来引领“三个发展”,要始终以问题导向来推动“三个发展”。转型发展,就是要着眼于全国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大局,突出需求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准确定位、分类发展;内涵发展,就是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抓质量、抓管理、抓特色的劲头,靠质量、靠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特色发展,就是要根据自身定位和实际,避免同质化竞争,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教育品牌。这“三个发展”既是中央五个发展新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又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立足于我省实际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我们当前发展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
李友志指出,着力推进全省高校“三个发展”要找准发力点,要朝着办一流的高等教育目标迈进,努力促使部分高校创办成中国一流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努力促使一部分学科成为全国一流学科,促使我省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李友志强调,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原动力,先行一步就会步步为先,我们要始终以改革的思路、改革的措施、改革的力度打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和藩篱,实现办学体制从单一转为多元,从封闭转为开放,从僵化转为灵活,努力打造“开放、放开、合作、共享”崭新的高校发展局面;要紧密对接人才培养需求,按照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根据不同的办学定位科学推进转型发展,切实做到区别对待、分类发展、差异化发展,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而上”;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要探索实践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打通渠道、联合培养人才的办学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紧缺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着力提升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改革发展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同时充分运用好高校丰富的科技和智力资源,加快成果转化,形成产值、产业,更好地服务湖南转型创新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实现“三个发展”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大师、名师作为实现“三个发展”的关键,各高校要全面实施“院士工程”、“名师工程”、“领军人才工程”,确立培养目标和标准,努力打造一批政治合格、品德优良、素质全面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扶持政策新闻发布会。这些政策包括零租金、拎包入驻、300万元装备升级补贴、200万元平台支持、100万元上市奖励、100万元人才安家、10亿元引导基金、3亿元创投基金等,让资金扶持重心前移,使研发人员心无旁骛,让“科研实力”成为“经济动力”。据了解,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宁乡高新区建设的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湖南省高等院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简称“一园一中心”),以“一园多校”形式聚合全省创新资源,培育湖南科技成果就近转化的主力平台,着力打造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实验区。至2020年,“一园一中心”入驻企业将达100家以上,其中高校或研发平台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0个以上。
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省知识产权局、省经信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税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和全省普通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和部分高职院校负责人参加了在宁乡召开的现场推进会。(文\摄 李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