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毫赴湖南师大看望慰问院士、教授,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杜家毫在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与刘筠院士手拉手亲切交流。
杜家毫考察鱼类实验室。
杜家毫、李友志在湖南师大化学研究所与姚守拙院士促膝而谈。
杜家毫在化学研究所实地感受实验室氛围。
杜家毫、李友志在湖南师大伦理学研究所与唐凯麟教授相谈甚欢。
杜家毫在湖南师大伦理研究所实地考察了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今天是第29个教师节,社会各界以不同的形式,对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从事者们致以了最良好的祝福。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副省长李友志一行来到湖南师范大学,看望慰问了刘筠院士、姚守拙院士以及唐凯麟教授,并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诚挚的微笑,亲切的问候,手拉手促膝交流,虽没有鲜花相送,但杜家毫省长浓浓的关切让这些年过花甲的老教授们倍感党和政府送来的温馨。
在生命科学学院刘筠院士办公室,杜家毫首先向84岁高龄的老教授亲切询问了近来的生活和身体情况,嘱咐秋天来了,天气渐凉,更要保养好身体。杜家毫拉着刘筠院士的手说,您老作为我国著名鱼类繁殖生理学家,为我省乃至全国鱼类和特种水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随后,杜家毫还在老院士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鱼类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当得知刘院士正在积极筹建湖南鱼类遗传育种中心和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省部共建合作重点实验室时,杜家毫要求省直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重点学科和研发平台建设。现场,杜家毫对科研所的同志们说道,湖南是鱼米之乡,湖湘百姓素爱吃鱼,尤其是“四大家鱼”早就成为了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你们培育的各种淡水鱼,价格便宜,肉质好,老百姓吃得起、喜欢吃,丰富了百姓餐桌,希望在刘院士的带领下,不断创新科研成果,开发、培育更多新型鱼类品系,进一步提高鱼类的品质、产量等,助推湖南水产养殖业发展,为百姓餐桌输送更多更好的鱼类品种。
在湖南师大化学化工大楼的化学研究所,杜家毫、李友志与两鬓斑白的姚守拙院士并排而坐,嘘寒问暖,在笑声连连中愉快交流起来。近年来,姚守拙院士一直致力于中药标准化研究,付出了辛勤劳动,进行了很多创造性的实践,成效凸显。杜家毫听后当即表达了兴奋之情。他说,中药发展的关键是标准化,湖南是中药材大省,中药材总量排在全国前列,市场的需求量很大,搞好中药材标准化研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杜家毫说,食品安全靠标准化建设,中药材要更好地对接尤其是国际市场,加快产业化建设步伐,中药材标准化建设是关键之举,希望姚守拙院士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这个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充分发挥研究所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优势,积极与相关中药企业开展合作,加快产学研结合,推动中药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省委、省政府也将继续大力支持中药及功能食品标准化产业发展。随后,杜家毫还来到化学研究所的实验室实地进行了考察。
看望慰问了两位院士后,杜家毫一行还来到湖南师大伦理学研究所,看望慰问了唐凯麟教授。唐凯麟教授是我国著名伦理学家,当杜家毫得知教师节后两天就是唐老75岁生日时,杜家毫笑称,唐老师天生就与教育结缘,生日也与教师节隔的这么近,这就是一种奇妙的缘份,今天既为您送来教师节的问候,也一同送来生日祝福。随后,杜家毫还实地考察了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杜家毫对中心的研究人员说道,加强道德文化研究,对于提高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作为协同创新方向符合国家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希望唐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我国道德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走访慰问中,杜家毫强调,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要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湘战略,更好地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促进"三量齐升";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善教职员工工作生活条件,为教育强省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省人民政府秘书长戴道晋,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卫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石谋军,省教育厅常务副厅长肖国安,省教育工会主席曹光荣陪同走访慰问。(文\李旭林 摄\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