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召开省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
湖南召开省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
王柯敏:努力促使重点学科成为湖南高层次人才孵化基地、科技创新战略高地、社会发展助推器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趋激烈的区域教育竞争、加快推进建设教育强省的现实需要,为湖南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1年12月21日,第三届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湖南宾馆召开,来自文史哲教军、经管法艺、理学、工学一、工学二、农医等6个学科组的38位专家委员会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大计。省教育厅厅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柯敏为全体委员颁发了聘书,并就第三届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任务以及“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做讲话。会议由省教育厅副厅长申纪云主持。
“十一五”期间,湖南共建设了1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0个省重点学科、32个省重点建设学科和385个校级重点学科,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基本形成。依托重点学科,全省高校建有1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一大批省部级创新平台与研究基地;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和学术领军人物;涌现了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和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等一批标志性成果,重点学科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224.1亿元。
王柯敏首先充分肯定了我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深刻分析了当前我省重点学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他指出,建设创新型湖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需要教育和科技的结合。这就需要把重点学科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孵化基地、科技创新战略高地、社会发展助推器。
王柯敏强调,要实现“十二五”重点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五个关键词:一是规划,要科学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并且真正贯彻落实;二是投入,要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重点学科建设的专项经费投入,保持政府投入的连续性;三是水平,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四是服务,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主动参与“四化两型”建设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五是管理,要大力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学科建设资金的效益审计,提升重点学科管理水平。
会议指出,围绕“十二五”我省重点学科建设的总目标,湖南将立项建设200个左右的省重点学科,60个左右的省重点建设学科,争取10所左右的高校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且国家重点学科数保持在全国前列。到“十二五”,力争15个以上的学科或学科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0个以上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以加强对我省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切实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为宗旨的专家委员会将全程参与“十二五”省重点学科的评审、年度检查、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此次会议期间,专家委员会将评审确定“十二五”省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建设学科。(李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