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直属机关团委组织厅直青年 赴遵义专题学习培训
5月11日至5月14日,厅直机关团委组织厅委机关和直属单位35名青年赴贵州遵义干部学院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活动,教育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喻志松和教科院分管副院长李倡平全程参与了本次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为厅直机关团委和教科院团支部联合举办。
4天的培训,遵义干部培训学院通过理论学习及红色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体验式教学相结合、专题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等方式,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而精彩的精神大餐。通过本次红色教育基地培训学习活动,学员们更加深入领会了革命传统精髓,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磨砺了意志品格、提升了思想境界。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学员们凝神静听中国革命发展的艰难历程,漫漫长征路上红军经受的严峻考验,四渡赤水的变被动为主动,以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召开的前因后果……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而变得生动与鲜活起来。那些为了共和国的今天挥洒青春热血的身影,那些曾在历史关键时刻做出艰难抉择的英灵,使学员们深受感动,久久回味,不愿离开。
在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吴娟教授关于《“红军菩萨”的启示》的现场教学,使学员们了解到红军在战争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以及军民一家亲的革命传统。被遵义百姓称为“红军菩萨”的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在救治部队伤病员外,还义务为十里八乡的妇女、孩子看病,牺牲时就是因为外出就诊错过了部队的撤离,最终遭遇敌人倒在血泊中,年仅十八岁。百姓深感其恩,不顾敌人威胁为其建坟立碑,这便是红军坟的由来。红军菩萨的传说,风雨苍桑几多尽,聆听“红军菩萨”的事迹,在场的很多学员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在苟坝会议纪念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大家。1935年,三个人在这里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命运。苟坝会议由做出进攻打鼓新场的决定,到通过毛泽东的极力争取,撤销进攻决定,到最终实现进滇入川战略计划,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使中国革命从转折走向辉煌,反映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务求必胜的精神。
在茅台镇四渡赤水纪念园的现场教学,学员们观看了纪念园的珍贵历史图片和实物,聆听了四渡赤水的光辉历程,既惊佩于毛泽东用兵之神,也感叹于中国革命道路之曲折,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学员在困境中坚定信念、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
在“全国城乡统筹试点县”湄潭县,学员们接受了《全国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的现场教学,随后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学习。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湄潭县,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所产“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品牌茶叶享誉中国,已成为“贵州茶业第一县”。村民安居乐业、村庄建设井然有序,以实践证明了党的农村政策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意愿和利益,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也激励了学员在工作中应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眼睛向下,有的放矢。
学员们最后参观了浙江大学西迁纪念馆,纪念馆入门处一边悬挂着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一生信守的“求是精魂”扁牌,一边悬挂着浙大师生在西迁时代物质极度匮乏、生活极度艰辛的条件下所做出举世瞩目科研成果的展牌,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油然浮上学员们的心头。浙大师生没有枪炮,没有戎装,他们所进行的是一次“文军长征”。这次长征,留给我们许多的思考与启示,也进一步激励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及指导实践中必须有所作为。
学员们在遵义干部培训学院上的最后一堂课是韦生彬教授的专题教学《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韦教授慷慨激昂的讲授、条理分明的解说以及深入细致的分析,使学员们进一步领会到遵义会议形成的革命传统、孕育的宝贵精神,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独立自主中砥砺前行。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传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短短的4天培训,收获是充实的,全体学员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洗礼,收获了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定与追求。走过的每一个纪念馆,看到的每一张照片,读到的每一段文字,听过的每一段历史,大家的心灵深受触动,精神得以升华。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永远镌刻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图为学员在遵义干部学院前坪的合影
图为学员在遵义会议会址前合影
图为学员在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听现场教授《“红军菩萨”的启示》
图为学员们在苟坝会议纪念馆听讲
图为学员们参观四渡赤水纪念园
图为学员们在湄潭县进行现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