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娄底市:双峰县“立体疗法”为城区大班额消肿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7-04-20 00:00 【字体:

4月5日上午10点,永丰一中和中心小学举行简短的交接仪式,把中心小学五、六年级6个班共471名学生编入永丰一中。这标志着永丰中心学校化解城区大班额难题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http://www.sfjy.gov.cn/uploads/allimg/170406/2_170406005931_1.jpg

(县、局领导现场调度大班额化解工作)

釜底抽薪,痛下决心化解大班额难题

说起大班额,不少中小学生眼前就会浮现这么一幅场景:教室里课桌挨课桌,过道狭窄通行都难;七八十双眼睛盯着老师讲课,空气污浊需经常开窗。由于人太多,老师得用“小蜜蜂”讲课才能让学生听得清楚;而学生的提问、答问,则需老师走到身边来侧耳倾听……这样的“大班额”,其教学效果、教师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它却长期困扰城区学校。

为全面解决大班额问题,扎实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3月27日,永丰镇召开了“两项督导评估”暨化解城区大班额工作动员大会。该镇党、政班子成员,相关总支书记,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城区学校校长等主要负责人约150余人参加了会议。镇党委、永丰中心学校主动作为,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管齐下”为破解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充分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壮士断腕,“立体疗法”为大班额消肿

扎实做好“加减乘除”,用“立体疗法”为城区大班额消肿。

巧算“加法”,扩容城区学位。作为我县城区公办教育资源扩张、整合的重要举措之一,3月,永丰中学正式挂牌开办,深受社会各界瞩目。为缓解永丰城区学位紧缺难题,尽快消弭大班额现象,优化双峰一中办学条件,提升县城区九年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县委、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举全县之力,斥资4.5亿元异址新建双峰一中新校区;湾田学校、丰茂学校等一批城区新学校正在加紧建设中。双峰一中新校区正式启用后,县城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序列的城北学校、城南学校、永丰一中3校初中部整合搬迁至双峰一中老校区,组建成新的永丰中学。

http://www.sfjy.gov.cn/uploads/allimg/170406/2_170406010642_1.jpg

(永丰中心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整体搬入永丰一中)

2017年3月底,利用原城北学校、城南学校、永丰一中初中部搬迁而腾出的教室、双源学校、永丰中学等空置教室,在永丰城区范围内分流师生,共扩班41个,将所有学校班额降到65人以下。

http://www.sfjy.gov.cn/uploads/allimg/170406/2_170406011015_1.jpg

(永丰中心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步入永丰一中)

巧算“减法”,规范招生秩序。教育部门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起始年级从严控制,其他年级逐年化解,监督各校严格按招生计划、办学规模和班额标准招生,确保新生年级不出现“大班额”;同时,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执行接收插班学生和学生转学报批制度,严控学生跨服务区随意流动。今年春季开学,永丰城区学校没有接收插班学生。这是历年来所没有的,确保达到规定班额上限的学校,实现自我瘦身。

http://www.sfjy.gov.cn/uploads/allimg/170406/2_170406011353_1.jpg

(“瘦身”后的班级)

巧算乘法:发挥“乘”数效应。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的“乘”数效应: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均衡配置学区内学校办学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加强区域特色资源库建设,推动城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组织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校本资源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今年,加快教育资源云平台搭建工作,推进全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建设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

巧算“除法”,均衡城乡教育。在“除法”上下功夫,逐步消“除”教师资源的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

优先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所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通过实施,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因师资不足引发的“大班额”问题。

在改善办学条件、均衡教育资源、保障农村师资力量,加快城区学校建设的同时,分别实施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建设寄宿制学校等工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在师资配备上,近年来,全县共招聘特岗教师、实施教师跨校交流措施。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县级及以下薄弱学校支教1年;每年培训100名左右骨干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上述人员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优化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孙志奇  吴剑锋  郭正航)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娄底市:双峰县“立体疗法”为城区大班额消肿

994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