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岳麓区:“四个推进”激发沿湘江老校新活力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外来人口大量来岳麓区安居置业。为此,岳麓区加快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沿湘江教育风光带振兴计划》,将沿江老校优化整合、提质改造,提高区内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和效益,智慧化解“择校热”“大班额”等热点难点问题。
推进学校整体改造 让校园更加“优美”“宜学”
区教育局对每所学校都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全力保证第一批12所老学校校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以建设标准化学校为契机,全面改善学校校舍、师资、图书仪器、体育场地、后勤设施、信息化设备。两年后,沿湘江风光带的12所老学校面貌将焕然一新。
推动教师区内流动 破解教师结构矛盾
为减缓学校师资的结构性矛盾,区教育局将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加大专业教师、骨干教师补给力度,为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减缓学校师资结构性矛盾提供保障。同时,校长教师交流,名师工作室辐射等举措,也将大幅带动沿湘江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推行“一校两区” 实现“手牵手” “心连心”
为使沿湘江12所学校的管理快速提质,岳麓区实施“一校两区”策略:一是名校在旧校区的基础上开辟新校区,满足群众就近入学、“上好学”的需求。二是发挥教育集团品牌优势,实行捆绑式发展,薄弱老学校并入品牌学校,实施“一校两区”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优质资源无缝对接,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同步提高。
推广“一校一品一特” 打造特色教育名片
岳麓区朝着“一校一品牌,人人有特长”的目标,积极实施、分步推进特色学校文化创建工程,以特色创建奖补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溁湾路小学推行“一人一器乐,一周一古诗”工程;望月湖第二小学坚持环保教育、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望月湖一小提炼以体操精神为载体的“校园精神”,引领学校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