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督学推门听课有感
走上督学岗位两个月来,推门听了几十堂课,感触颇深。在教师没有准备的前提下知晓了被听课教师最真实的上课状态,这种上课状态也折射出了我县当前教育教学质量低迷,课改工作滞后的现状。
被听课教师的课堂呈现三种状态:一是近乎完美的状态。如我推门听了一堂题为《白杨礼赞》的语文课,整堂课教者以朗读训练为主,读的方式多样,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师对文本的剪裁合理,没有把文章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没有破坏文本的美感,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特别是对于易错的解析十分有效,让学生印象深刻,表明教师不仅备了教材也备了学生。只是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上稍显不足,没有创设更开放的氛围让学生进行文本的再创造。当时我就有一种直感,觉得这所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不差,后来我查阅2016年全县中考成绩,这所学校的语文成绩名列全县第四,是乡镇中学中的第一名。看来高效的课堂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二种状态是,片面的追求教学质量,以应考为中心,整堂课枯燥乏味。如我推门听了一堂题为《世界在我心中》的政治课,教材中的话题“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涵盖三个小主题:世界不能缺少中国,中国积极走向世界,注重民族意识的提高。听课时我阅读了教材,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并且当时G20峰会正在杭州召开,作为政治老师对于这样的素材仅仅在课堂里用一句话一带而过,还把G20说成了是一个亚洲国家的峰会,本来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极富时代特色的一堂课却成了应付考试的乏味的一堂课。关键是这样的课堂培养的学生也考不出好成绩,当然我们也不能苛求这位即将退休的老师,因为他是敬业的,对学生负责的,只是观念有些陈旧,准备不够充分。作为督学引领教师成长,传递正确的课改理念时不我待。
第三种状态是,备教分离教案成了摆设。如我听了一堂题为《捕蛇者说》的语文课,教者知识落脚好,引入小组竞争,对上堂课内容有验收默写,情态丰富,注重对学生鼓励。但是整堂课没有围绕三维目标展开教学,却要学生听写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让我当了一回二十多年前的学生,完全违背当前的语文教学规律。课后我有意查阅了他的教案,发现教案中的教学设计与他的课堂完全不同,教案中的教学设计合理,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到诵读课文品味主旨,完全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如果他能实现教案中的教学设计将是一堂完美的语文课。显然教者备教分离了,课后我与教者深入交换了意见,他也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
面对教师的这种现状,作为督学我想应该强化推门听课,发挥驻校督学长期驻校的优势,多进课堂把正确的课改理念传达给教师。要与学校的管理层沟通,让他们从思想上明确打造高效课堂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向教育主管部门进言,出台相关的政策,解决督学人微言轻的问题,这样才能让督学的督变得高效。(供稿:汉寿县第三督学责任区 周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