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教育扶贫专辑第四期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6-09-05 00:00 【字体:

湖南教育快讯

教育扶贫专辑   第 4 期

湖南省教育厅

扶贫办编

2016830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在我省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与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为全省贫困学生织起了一张牢不可破的“兜底网”,确保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我省对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确保做到“三个也不能少”:一个对象也不能少、一个项目也不能少、一分钱也不能少,让贫困家庭学生切身感受到教育精准扶贫的温暖。积极落实好三个菜单,国家资助政策“主导菜单”,选配好县级资助“配套菜单”、调动好社会资助“自主菜单”,让国家、县区相关优惠政策尽可能地惠及每一个贫困学子。“主导菜单”方面,我省学生资助中心共在2016年春季共发放助学金14.6亿元,惠及学生125.43万人。截止8月24日,全省已签订2016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6.1万分份,贷款金额4.8亿元,实现了应贷尽贷。“自主菜单”方面,2016年暑期全省14个市州开展社会助学募集资金1.2亿元,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6万人。

高校招生向贫困地区重点倾斜。明确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承担高校安排计划数由当年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2%扩大到3%,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校增加计划数。同时,向国家部属高校和有关外省重点高校做工作,争取更多的来湘招生计划。2016年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两项安排6028个,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三类计划在我省招生规模比去年增加1481个,增幅达23.7%,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向我省贫困和农村地区倾斜。如此同时,6月以来,举办全省区域性、行业性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20余场,大部分设置了针对贫困学生等就业困难学生的招聘活动或服务专台,并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跟踪就业支持服务,实现就业一批,脱贫一批。

同时,积极妥善解决扶贫政策的“开天窗”的问题。从2016年起启动了沿西部边境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永定区、武陵源区、鹤城区、洪江市、洪江区、吉首市等8个县市区纳入实施范围。2017年有望再扩大实施范围,以实现对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全覆盖。

据悉,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学杂费,对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学校标准给予补助,确保政策落到最贫困家庭的学子身上。(文:教育厅扶贫办综合)

桑植首创县级农村小学教师

公费定向培养扶贫新模式

8月29日,桑植县人民政府和长沙师范学院双方签订《桑植县初中起点专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协议书》,标志着桑植试点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扶贫计划正式启动。首批50名送培对象已经过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将前往长沙师范学院学习深造。

计划由省教育厅在初中起点专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省级项目计划基础上组织实施,从2016年起至2020年,每年从桑植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选拔50名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公费定向培养专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经费由县财政承担,并给予特困家庭学生每年5000元的生活补助。培养采用“五年一贯制”模式进行,培养成绩合格者,由校方统一颁发全国普通高校毕业证书。桑植县人民政府根据协议落实其任教岗位和编制,定向定期服务于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试点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这些贫困家庭能实现“培养一人、脱贫一户”的精准脱贫目标,另一方面,桑植县的农村小学师资也将有新的渠道得以补充。启动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扶贫计划新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创。(文:教育厅扶贫办综合)

     

“五大工程”打造精准扶贫“金钥匙”

怀化市地处大湘西,是湖南实施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也是湖南省教育厅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市。自2015年8月省教育厅出台《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精准扶贫试点方案》,10月17日举行湖南省国家扶贫日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启动仪式,定向怀化教育精准扶贫正式吹响号角以来。省教育厅坚持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补齐短板,积极实施“校校结对帮扶工程”、“教育教学资源云覆盖工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程”五大工程,打造精准扶贫怀化教育的“金钥匙”。

校校结对帮扶工程——成功“牵手”71对。今年5月14日,长沙市与怀化市结对帮扶学校签约仪式在芷江举行。长沙市长郡中学、长沙市第一中学、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雅礼中学等12所普通高中、21所义务教育学校、10所幼儿园、5所中职学校与怀化市49所受援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将逐步建立“统一管理、相对独立、资源共享、各具特色”的办学机制。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湘潭江声学校等优秀民办学校对口帮扶新晃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11所学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与麻阳县职业中等11所农村薄弱中职学校成功“牵手”。

教育教学资源云覆盖工程——完成村小教学点宽带校校通94所。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PPP模式,努力破解资金瓶颈,加快构建“三通两平台”和教育城域网,加快实现“村小教学点宽带校校通”。目前,怀化市已建成“村小教学点宽带校校通”94所,力争2017年完成所有村小教学点接入宽带。洪江区、鹤城区、辰溪县、溆浦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已完成教育城域网,为农村学生享受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条件。

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定向培养农村教师1200名。率先启动初中毕业生定向公费培养村小、教学点教师工作,目前已培养教师1200名,有效补充了农村师资力量。以“国培”“省培”“市培”为引领,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2015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人数达39687人。2016年起,3年内分年度总计选派100名薄弱学校教师到基地校跟班学习,选派100名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到教育发达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挂职锻炼。

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培训对象9011名。围绕“一户一产业工人”总体目标,制定出台了《怀化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14年—2016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职院校将对溆浦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11所学校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指导各校根据需要,开展对当地的区域产业服务和精准扶贫等社会工作。2015年完成农村复员军人培训、困难职工培训9011人,增强了贫困家庭“造血功能”。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程——深度送教送研受益教师2046名。2016年3月省教育厅在长沙举办了全省教育科研扶贫怀化专场研讨会,确定把怀铁一中、怀化三中、怀化实验学校等10所学校作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对怀化教育精准扶贫实验校。目前已组织了多批专家团队,分赴怀化市沅陵县、溆浦县、芷江县和中方县等地以及市直学校开展深度送教送研,参加观摩教师达2046人,有效促进了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加大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力度,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连续三年将怀化市作为监测样本市,重点对理科学科、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监测,指导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质量监测体系和评价机制。(文:教育厅扶贫办综合)






报:教育部办公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柯敏、力力同志。

发:相关市州、县市区教育(体)局,各普通高等学校,省教育厅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湘政简准字〔20134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教育扶贫专辑第四期

994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