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我省举办首届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开全国先河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5-11-09 00:00 【字体:

提升法学素养,打造卓越法律人才

 我省举办首届高校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开全国先河

11月7日,我省首届高校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在中南大学法学院拉开帷幕,这不仅是我省首次举办法学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在全国法学教育界也开了先河。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夏智伦表示,全省首届高校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极大地改变我省法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对提高法律高层次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示范影响。

中南大学副校长朱学红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紧密对接依法治国战略,大力发展法学学科,是全省法学教育界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重大课题,定期举办法律案例大赛无疑是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又一尝试之举。

气氛热烈的案例大赛现场,充分展示了我省法学研究生学子的专业素养。

本次大赛,评委会专家全部来自法律实务界,没有任何参赛高校的教师,这是湖南高校赛事工作一个重大创新。现场评委的提问犀利而且颇具启发性。

赛场上,来自各个高校的观战学生也对参赛团队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

法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强的学科,加强案例实训,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法律人才。11月7日,全省首届高校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在中南大学法学院拉开帷幕,这不仅是我省首次举办法学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在全国法学教育界也开了先河,其探索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大赛积累的可贵经验,必将引起全国高校法学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在依法治国、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我省在加强法学人才培养力度上,各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横向对接。10月15日,全国首家省级法治反腐专门研究会——湖南省法学会法治反腐研究会成立,研究会紧紧依托湘潭大学反腐败司法研究基地的智力资源开展司法研究,并与我省高校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11月1日,湖南省首届高校法学学科院长(系主任)论坛成功举办,并同期成立了湖南省法学学科专业联盟,标志着我省法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进入到了新阶段。今天由省人民政府学位办举办的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对创新我省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无疑又带来了全新尝试。

大赛开幕式上,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夏智伦对赛事的顺利举办致以祝贺,对举办法学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的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这项赛事不仅在全省是个首创,而且在全国法学教育界也是首创,必将极大地改变我省法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并在全国产生积极的示范影响。

夏智伦说,湖南是法学教育大省,但还没有成为法学教育强省,主要原因在于:高层次法律人才欠缺,我们高校普遍缺乏在全国知名的一流法学家;法学教育与实务部门的合作还不够紧密,导致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锻炼严重不足;各校专业特色趋同性明显,没有充分体现各自办学定位的需要;办学投入不足,培养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法律侦讯、调查等实习实训条件;教育理念急需改进,过分强调理论水平的提升,而轻视法律事务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举办此次法律案例大赛,其目的就在于改革现有的法学教育模式,实现法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由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法律思维养成的转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在复杂的法律问题面前干练而妥当地做出法律反应的能力,努力促使各高校更多地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

现场,夏智伦还对参赛的同学殷切寄语:希望通过这项赛事,充分展现同学们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同学们的实践运用能力,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法治精神、法治信仰和境界修养。

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律师培养计划高校,中南大学在法学教育上创造了一些好经验,打造了引领法学学科建设的一些品牌。开幕式上,中南大学副校长朱学红教授代表赛事承办方对各高校参赛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说,紧密对接依法治国战略,大力推进法学学科建设,是当下全省法学教育界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重大课题。而实施案例教学、举办案例大赛,不仅有助于培养法学硕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法学硕士掌握多元法律思维方法,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促进我省高校培养更多的卓越法律人才。

作为实务界的代表和本次赛事协办方,长沙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宏义也在致辞中表示,法学的生命力在于经验,在于实践,高校法学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实践操作与案例训练尤为重要。举办法律案例大赛,有利于提升法学研究生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法学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法学教育的深度交流,是全面展示我省法学教育成果的好平台、好载体。希望通过这次大赛,推出更多的法学精英,我们实务界热烈欢迎未来卓越法律人才的加盟。

开幕式后,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商学院等省内十所高校的十六支队伍分组进行了激烈的初赛。

赛场上,法学研究生根据司法实践中改编的真实案例,围绕人的冷冻胚胎是否在法律上具有继承性,在陈述、辩论、评委提问、观众提问等环节展开了比拼。陈述环节,对法理和案例的剖析丝丝紧扣,逻辑严密,表达清晰;辩论环节,双方唇枪舌剑、针尖对麦芒,进攻犀利,防御严实,真正展示了进退有据的逻辑思维;回答评委和观众的现场提问,则简明扼要、干脆利落、落落大方。赛场上参赛选手所表现出来的法律专业素养,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应变,所体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法律职业道德观,赢得了现场观战学子和实务界代表的掌声。

高水平的评委评出高水平的比赛。此次大赛,还有一个首创,就是评委会的专家全部来自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和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及相关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界,没有任何参赛高校的教师。这是湖南高校赛事工作一个重大创新,既加强了理论与实务的直接对话,又能保持中立和超然,能够真正接受社会的检验。

“我们评委组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通过赛事展示,湖南法学研究生整体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是较高的,这也体现了我们的教育培养质量。选手们在大赛中所展示出来的昂扬的精神风貌,对深奥法理的应用自如,对时事政治和重大民生动向的正确把握,体现了一个卓越法律人才的应有素养。尤其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铁肩担道义’的正义、正直和担当素养,让我们眼前一亮。”赛后,长沙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宏义,长沙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湖南星邦律师事务所主任赵海洋,三一重工集团法务总监曹丽霞等评委如是跟记者交流。

当天的初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湖南师范大学1队、湖南大学2队、中南大学2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队、湖南商学院、吉首大学、湘潭大学1队、南华大学等八支队伍成功晋级复赛。在11月8日的复赛中,中南大学2队、湖南师大1队、南华大学队、吉首大学队等4支队伍晋级半决赛。根据赛事安排,本次案例大赛将于11月13日上下午在中南大学法学院分别举行半决赛和决赛。

实施案例教学、举办案例大赛已经成为创新我省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这两年,我省相继举办的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案例大赛以及本次法学硕士法律案例大赛,在全省研究生教育界激起了一致好评,吸引了众多研究生学子的广泛参与,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行业部门和企业前来观摩人才,各类案例大赛已成为展示我省研究生教育品牌的亮点,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将有更多的案例大赛推出,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学子参与其中。

据统计,全国有600多所高校设立了法学院(法律系),作为教育大省,我省也有23所高校举办了法律本科专业,有在校本科生14535人,占全省本科生总量的2.18%。有10所高校拥有法学硕士学位点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所高校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有4所高校入围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校研究生2363人。(文\摄 李旭林)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我省举办首届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开全国先河

994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