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汉寿:组织开展创建“书香校园”专项督导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著名学者、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这样谈读书:“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的”。为了让读书成为每位师生的习惯,努力培育师生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种良好风气,汉寿县教育局将创建“书香校园“确定为2015年学校校本发展年度评价项目。为了解和推动“书香校园”的创建,5月16—18日,汉寿县第三督学责任区四位督学深入月明潭片对各校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
督导检查组认真听取了各校校长有关“书香校园”创建工作汇报、查阅各种资料、走访师生、查看校容校貌、图书室、阅览室、文化长廊及班级图书角的布置情况,对各校“书香校园”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了解。
在此次督导中,各校将“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列入学校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呈现出四大亮点:一是思想认识高,机制建立全。各校把读书活动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与各学科课程的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及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本着“读书育人”、“读书励志”、“读书成才”的理念,面向全体师生,积极构建学习型学校,努力培养读书型学生,让每一所学校成为阅读的校园,让每一名师生享受读书的乐趣。二是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影响熏陶师生的成长。各校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及各班教室内的读书园地,布置读书名言,让学生作品上墙,让墙壁说话,从而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充分利用校园中的一草一木,让每一处景点说话,让每一片绿叶发言,让每一个花瓣唱歌,让学校处处充满书香;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通过校图书室借阅、开展“捐一本看百本”活动,继续充实班级图书角,促进阅读读物的落实。确保人均至少2册图书,班级图书达到100册以上。所有书籍登记后供全班调配,互相借阅;加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建设,继续添置对教师、学生有益的图书,为学校图书室注入新的血液。三是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师生阅读走向生活化。各校利用早读、语文课前读、午读,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保证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年学校都要举行大型的朗诵赛和演讲赛,奖励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授予“读书之星”称号。积极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学生”评比活动,开展以“好习惯之星”、“每周一星”为载体的教育工作,在学校设置专门的表扬栏,让表现优秀的学生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小明星”。此类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各校先后有多名师生的读后感和读书心得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2015年上学期仅军山铺中学就发表了近20片作品。四是家校合力,共创书香家庭。开学初,各校相继发放了《告家长书》,倡导家长和孩子利用节假日,一起至少看三本名家经典书,并写出相应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学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反馈和评比活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着“书香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正逐渐养成。月明潭中学团支部书记深有感触的说:“经过传统美德教育,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促进了情感升华,产生了心灵共鸣,内化了传统美德。互助现象增加了,打架骂人现象减少了,孝亲尊长风气浓厚了,劳动观念树立了,俭朴意识养成了,谦虚礼让蔚然成风。”
在情况反馈会上,第三督导站站长龚银娥强调,读什么书好?什么书适合师生阅读?各校要下一番功夫,做好书籍推荐,让同学们阅读有方向,让孩子们知道哪些书可以读。学校每年都会购进一些好书供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在做好校内读书活动的同时,学校还要大力提倡课外阅读、亲子阅读,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给孩子带来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现场调查
学校丰富的藏书